第6章

我看了一眼条款,分成比例和签约费高得吓人。这就是顶流带来的效应吗?不,这是我沈薇自己挣来的。

我没有立刻回复。急什么?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我现在需要的是冷静,是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周烬这件事,绝不可能就这么结束。这潭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我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城市的霓虹闪烁。一夜之间,我从一个无人问津的江湖骗子,变成了搅动风云的焦点人物。

这种感觉……不赖。

但我也清楚,福兮祸所伏。巨大的关注度背后,是同样巨大的风险。周烬和他背后的资本绝不会善罢甘休,那些被我无意中触动利益的人,也会视我为眼中钉。

还有……那个孩子。那个在衣柜里睡觉,懵懂无知间给了父亲致命一击的孩子。想起他那声软糯的“爸爸”,我心里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情绪。

但这份柔软只存在了一瞬,便被压下。这条路是我选的,就没有回头的余地。

我重新打开手机,忽略掉所有嘈杂的信息,只点开了一个没有备注的号码,发了条短信:

“资料准备好了吗?”

对方很快回复:“已到位。随时可以。”

我看着那四个字,眼神渐冷。

周烬,这仅仅是个开始。你和你的“干妹妹”,准备好了吗?

第五章 深扒细节,锤上加锤

直播中断后,网络世界并没有恢复平静,反而因为信息的不完整而变得更加躁动和充满猜测。各种所谓的“知情人士”、“圈内好友”、“前工作人员”开始冒头,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

有说周烬妻子是其大学同学,背景深厚;有说孩子其实是代孕的;还有说林薇薇和周烬早就在一起,妻子才是第三者……混乱中,公众渴望得到确凿的信息。

而我,就是那个掌握着“实锤”的人。

我没有急于开播,而是在第二天晚上,用我的微博账号“铁口直断沈半仙”发布了一条长文。没有配图,没有视频,只有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文字。

标题很简单:《关于周烬先生的几点补充说明》。

文章开头,我先重申了自己算命的原则:“不说虚言,不断妄语。” 然后,针对直播中提及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更详细的“推算”和描述,细节详尽到令人发指:

1.

关于婚姻:我不仅说出了周烬妻子的姓氏(与后来狗仔扒出的信息吻合),还准确指出了两人登记结婚的海外城市和大致日期,甚至提到了当时天气的一个小细节(据后来当地网友查证,那天确实下了场罕见的太阳雨)。

2.

关于孩子:我描述了孩子的出生医院(私立,保密性极好)、体重、以及出生时手腕上一个心形的胎记(这个细节后来在周烬妻子偶尔晒出的、迅速被删除的孩子照片手腕打码处得到了侧面印证)。

3.

关于“后腰红痣”:我明确表示,这是从其妻命格中附带推演而出,并暗示这颗痣的位置极其隐秘,非亲密之人不可知。

4.

关于林薇薇:我没有直接放出聊天记录,但提到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例如,某次周烬海外拍戏,林薇薇曾以“探班好友”名义前往,实际在周烬所住酒店楼层另开房间,停留三晚;又如,周烬曾在某个深夜,用一款小众加密通讯软件给林薇薇发送过一条含义暧昧的语音信息,内容涉及对婚姻的抱怨和对林薇薇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