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半年前突然崛起的顶流美食主播,来历神秘,从未参加过任何线下活动。
她的直播频率不高,但每一次都堪称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总能引发全网热议。
粉丝们称她的直播有“魔力”,能让人“身临其境”,甚至“看完后感觉现实中的食物都索然无味”。
我还注意到一个被主流欢呼声淹没的细节:几乎在每一次饕餮仙子的直播结束后,都会有一些零星的、奇怪的帖子或评论出现。
“看完仙子的直播,我冰箱里那盒昨天刚买的草莓不见了,奇怪,我记得没吃完啊?”
“有没有人觉得,看了直播后有点头晕,好像忘了点什么事?”
“我男朋友看完直播后就变得有点怪怪的,老是发呆…”
这些评论很快就会被新的赞美淹没,或者被当成无稽之谈。
但现在,在我眼中,这些全是佐证!那些“消失的草莓”、“遗忘的记忆”、“变得奇怪的身边人”,都是被“抽取”后留下的痕迹!
只是程度较轻,不像林晚这样整个人都被“抓走”了。
林晚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目标?
是因为她发的关于猫的弹幕,引起了“主播”的特别注意?
还是因为她本身有什么特殊之处?
我知道,常规的调查手段已经无效。
想要找到林晚,揭开真相,我必须深入虎穴。
目标很明确:潜入“饕餮仙子”的直播后台。
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一个顶流主播的团队,其安保和保密措施必然极其严格。
但我有一个优势:我是程序员,在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负责后端开发。
虽然不精通黑客技术,但对网络架构、后台逻辑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着了魔一样,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研究“饕餮宝盒”APP的漏洞,在专业的网络安全论坛上匿名提问,小心翼翼地打探任何可能与“饕餮仙子”团队相关的招聘信息或内部消息。
同时,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放饕餮仙子所有的直播视频,像个偏执的侦探,不放过任何一帧画面。
我要找出更多“证据”,更要找出这个“恐怖副本”的运作规律。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一期制作“梦幻水晶糕”的直播中,当饕餮仙子将一勺晶莹的糖浆淋在糕点上的瞬间,我再次暂停放大。
在那粘稠剔透的糖浆里,我隐约看到了一個极微小的、扭曲的影像——那似乎是一张孩子的笑脸,一闪而过,却带着难以言喻的诡异。
而就在那期直播后,有零星报道称某幼儿园丢失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一批用糖纸叠的小星星。
我的心脏狂跳。
又一个铁证!
就在我几乎要绝望于如何切入时,一个机会悄然出现。
我在一个极客论坛的深处,发现了一条由匿名用户发布的、极其隐晦的招聘贴,为某个“顶级直播项目”招募有经验的、“守口如瓶”的后端工程师,待遇优厚得惊人。
联系邮箱是一个加密的临时地址。
帖子的文字风格和项目描述,都透着一股与我正在调查的事情相符的诡异气息。
直觉告诉我,这很可能就是“饕餮仙子”团队在招人!
风险不言而喻。
这可能是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