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开始不停地响,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
有来询问的,有来劝和的,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开始对我指指点点。
我的一个客户,甚至旁敲侧击地问我,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合作会不会受影响。
舆论,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开始向我收紧。
这就是陈浩的目的。
他想用这种方式,败坏我的名声,孤立我,让我成为圈子里的“恶人”。
我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在朋友圈里和他撕破脸皮,或者急着去跟每一个人解释。
那太蠢了。
我冷静地看着那些议论,像一个置身事外的观众。
我花了半天时间,把我之前整理好的那些证据,精心挑选了一部分。
包括他找我借钱时信誓旦旦的承诺。
包括我帮他表哥做设计时,他那些“包你满意”“给你大红包”的聊天记录。
包括他一次次借车,那些“下次一定加满”的保证。
然后,我编辑了一条新的朋友圈。
我没有直接反驳他,甚至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我只发了一张图片,是我当年为他表告哥画的设计草图,上面还有我熬夜时滴落的咖啡渍。
配文是:
“朋友之间的‘帮忙’,价值几何?
当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当情分成为道德绑架的筹码,善良就失去了意义。
我不是一个计较的人,但我有我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