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发帖者声称失主‘一直在自责’,但为何从事发到现在,她们采取的手段不是沟通,而是立刻发动舆论,进行网络暴力?这是一个‘自责’的人会做的事吗?”
然后,我放出了那段致命的录音。
录音的最后,我附上了一张截图对比。
左边,是陈静那条“匿名知情人”的爆料。
右边,是录音内容的文字版。
我用红线标出了其中的关键词:“本金”、“家里困难”、“照顾她”。
我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在图片下方打了一行问号。
“请问这位‘匿名知情人’,你是如何在现场的?还是说,你就是当事人之一?”
这篇帖子,就像一枚深水炸弹,在已经沸腾的舆论场里,炸出了滔天巨浪。
录音里,李娜和张晴那毫不掩饰的贪婪和刻薄,与她们之前塑造的“受害者”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而陈静的“匿名”爆料,在录音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阴险。
舆论的风向,瞬间开始逆转。
“卧槽!这反转……我下巴都惊掉了!”
“合买中奖只给30块?这他妈是人干的事?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那个‘匿名知情人’也太恶心了吧?自己做了亏心事,还装什么白莲花啊!”
很快,就有技术帝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扒出了陈静的“匿名”小号,直接把她的个人信息挂在了帖子里。
陈静,在全校面前,社会性死亡。
李娜和张晴见势不妙,立刻开小号下场反驳,说录音是伪造的,是拼接的。
但她们的辩解苍白无力,逻辑漏洞百出,反而显得更加心虚和可笑。
我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
这一次,不再是辱骂和诅咒。
一些同学发来私信,向我道歉,并表达了对我的支持。
王浩也发来消息:“林溪,干得漂亮!这帮人太不是东西了!”
我看着窗外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