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总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跟开了染坊似的。
马不凡最后轻飘飘地补上一刀:“赵掌门,江湖人最重信义。若您执意要背信弃义,我也不介意替本门发起一场‘公开论剑’——邀请业内十三家知名媒体,来共同品鉴一下贵司的商业信誉。”
“别!”赵总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声音都变了调,“误会!天大的误会!马老师,不,马大侠!是我之前没看仔细,方案没问题!我们马上签!马上!”
会议结束,项目组全员呆若木鸡。
行政刘姐悄悄用手机拍下马不凡的工牌号,心里盘算着:“这尊大佛,要么赶紧升上去,要么赶紧送走,留在基层,管理秩序都要被他冲烂了。”
后来苏浅才知道,所谓的“狮吼功·摄魂篇”,其实是马不凡偷偷把一个录音笔调成低频震动模式,用双面胶粘在了会议桌底下。
那种人耳不易察觉的共振,配合他天生自带混响的嗓音,形成了一种类似ASMR的心理威慑。
科学解释不了的,江湖自有说法。
经此一役,马不凡在部门里声名鹊起,被誉为“行走的合同催收机”。
大家都以为,这世上再没他摆不平的账。
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江湖规矩,有时还真管不到财务流程。
4
第4章 谁动了我的报销单,我就砸谁的饭碗
赵总签约事件后的第三天,整个项目组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除了马不凡。
他为了拿下赵总请整个项目组喝下午茶的那五张发票,在报销系统里的状态栏,比北京三环还堵,红色的“待审批”三个字,死死地焊在那里,一动不动。
苏浅看不下去,仗着自己和人事部小妹关系好,偷偷帮他查了查后台。
结果让她倒吸一口凉气,报销单竟被人事部的刘姐亲自标注了“疑似虚报,待核查”,卡在她手里已经超过四十八小时。
她压低声音,凑到马不凡耳边:“哥们儿,这是杀鸡儆猴。你让刘姐在赵总那丢了面子,她这是想逼你低头认错,给她赔个不是。”马不凡当时正在用一个茶包泡第三杯水,闻言,他缓缓放下杯子,眼神里没有半点慌乱,反而正色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们师门的门规有言:‘一文不落空,寸功不受辱。’既然她要查,那我便上门‘递拜帖’。”
当日下午,全公司的格子间都见证了奇景。
马不凡换上了一身熨得笔挺的廉价西装——苏浅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他们门派的“出山礼服”改制而成——腋下夹着一份用毛笔小楷工工整整誊写的《申请款项陈情书》,气定神闲地走进了人事办公室。
他对着坐在C位的刘姐,不卑不亢地一拱手:“刘掌门,今日特来请教账目公道。”刘姐正在修剪指甲,闻言抬起眼皮,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冷笑:“你是马不凡吧?我们这儿是现代企业,不兴你这套封建残余。”
马不凡不恼,只将那份《陈情书》轻轻放在她桌上,动作稳得像是在摆放什么传世秘籍:“此乃我三日行程流水、商户实时定位截图以及六名同事的亲笔签收凭证。若刘掌门仍有疑义,咱们可以当众‘开坛论律’,把物证人证都请来对一对。”
刘姐本想继续用“流程”二字把这事拖黄,不料财务部的周会计恰好路过送文件,只瞥了一眼,就“嘶”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