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城区的巷弄,像被时光浸泡过的棉线,细细长长地缠绕着几代人的呼吸与叹息。阳光透过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潮湿的苔藓味和某户人家炖肉的香气。林微家的窗,正对着顾言家的阳台,中间隔了一棵半百年纪的梧桐树。盛夏时节,浓密的枝叶肆意伸展,几乎要将两家的距离吞没,只留下些被晒得细碎的金色光斑,随风摇曳。

林微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对顾言的感情,是在她十二岁那年的一个台风天。

那天,天色阴沉如墨,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疯狂砸向玻璃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世界被笼罩在一片混沌的喧嚣里。林微抱着膝盖,缩在沙发角落,心里有些害怕。突然,阳台方向传来“哐当”一声脆响,打断了风雨的嘶吼。

她心头一紧,赤着脚跑到窗边,扒着冰凉的玻璃往外看。迷蒙的雨幕中,一个清瘦的身影正踮着脚,努力伸手去够被风吹落、挂在楼下晾衣架夹角处的风铃——那是她攒了半个月零花钱才买到的,蓝色的玻璃珠子串在细绳上,风一吹就会发出叮铃叮铃的脆响,是她单调童年里一抹亮丽的色彩。

那个身影是顾言。

雨水毫不留情地浇透了他的白衬衫,布料紧紧贴在他单薄的肩背上,勾勒出少年尚未完全长开的骨架。他却浑然不觉,指尖小心翼翼地勾住风铃的挂绳,成功取下的那一刻,他下意识地抬头,往林微家的窗户望了一眼。

隔着模糊的雨幕和布满水珠的玻璃,林微清晰地看到了他嘴角弯起的那抹弧度,干净又明亮,仿佛一道微光,瞬间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比窗外划破天际的闪电还要耀眼。

那天晚上,雨势稍歇,顾言敲响了林微家的门。他换上了干爽的衣服,头发还微微湿着,手里拿着那只已经擦干的风铃。“给你,挂稳一点,下次台风可能就真吹走了。”他的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朗。

林微接过风铃,玻璃珠上似乎还残留着他手心的温度,暖暖的。她攥紧了系着风铃的细绳,只觉得耳根一阵阵发烫,心跳快得不像话,仿佛有只小鹿在里面横冲直撞。她低垂着头,小声说了句“谢谢”,声音细若蚊蚋,几乎被自己如擂鼓的心跳声淹没。

从那一天起,林微那个带锁的日记本里,“顾言”这个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页码。

她开始留意他的一切。会在清晨故意放慢洗漱和吃早餐的速度,竖着耳朵听楼下的动静,等到顾言推着那辆有些旧的自行车“叮铃”一声出现时,才匆匆抓起书包跑下楼,装作是恰巧遇到的惊喜,然后默默地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她会看着他背着的书包带子偶尔滑下来,又被他漫不经心地伸手提上去;会数着他今天穿了哪件T恤,头发是不是又长了一点。

放学时,她会绕远路经过巷口那家小卖部,假装挑选着冰柜里五颜六色的冰棍,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瞟向顾言补习班回来的方向。当他骑着车的身影出现,额头上带着运动后的薄汗,在夕阳的余晖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撒了一把碎钻,林微会觉得,那一整天的疲惫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