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警徽落雨时,旧客扰书斋
午后的阳光穿过“清和书斋”的玻璃橱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我蹲在书架前整理刚到的旧书,指尖蹭过泛黄的书脊,混着空气中旧纸张与桂花乌龙的香气,是难得的安稳时刻。
指尖突然触到一本烫金封面的《小王子》,书脊处还留着浅浅的指印——那是外婆生前最爱的书,去年她走后,我从老房子的樟木箱里翻出来,就一直摆在收银台旁的专属格子里。我轻轻把书抽出来,扉页上外婆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真诚不是软肋,是铠甲。”
就在这时,玻璃门被猛地推开,风铃发出一阵刺耳的碰撞声。
“沈清和,好久不见啊。”
这声音像一根生锈的针,猝不及防扎进我的耳膜。我握着书的手指一紧,缓缓站起身,果然看见周明轩站在门口,一身皱巴巴的灰色西装,头发梳得油亮,却掩不住眼底的局促与算计。
三年了,自从他拿着我熬了三个月的选题方案,在出版公司庆功宴上宣称是自己的“心血之作”,逼得我辞职那天起,我以为再也不会见这个人。
“周先生,这里不接待无关访客。”我把《小王子》放回书架,指尖刻意按在那行字迹上,试图汲取一点勇气。收银台的抽屉里还放着当年的初稿复印件,那是外婆帮我逐字修改过的,此刻却像块烧红的烙铁,提醒着我曾经的愚蠢。
周明轩却像没听见我的话,自顾自走到收银台旁,目光扫过货架上的书,嘴角勾起一抹虚伪的笑:“清和,别这么冷淡嘛。我知道你开这家书店不容易,刚好我手头有个大项目,缺个靠谱的创意……”
“我的创意,三年前不是已经被你‘拿走’了吗?”我打断他,声音冷了下来。当年他靠着那个选题一路升职,而我因为“创意雷同”被公司质疑,最后只能带着外婆的遗愿,盘下这家小书店讨生活。
他的脸色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往前凑了半步,压低声音:“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公司要推新人计划,你的文笔我知道,只要你把当年那个‘老字号故事’的延伸创意给我,我保证给你一笔可观的版权费,够你把书店重新装修一遍。”
我看着他眼底的贪婪,只觉得一阵恶心:“周明轩,你不仅偷了我的创意,现在还要赶尽杀绝吗?”
“话别说这么难听。”他搓了搓手,语气变得急切,“我也是没办法,公司最近裁员,我要是拿不出新方案,就得卷铺盖走人。你就当可怜可怜我,我们好歹……”
“滚出去。”我抓起桌上的镇纸,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外婆教过我温柔待人,但没教过我要纵容盗贼。
周明轩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神里闪过一丝狠戾:“沈清和,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这书店能撑多久?要是我跟街坊邻居说你……”
他的话没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询问,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您好,这里是清和书斋吗?我是社区巡逻的民警,刚才听见里面有争执,需要帮助吗?”
我猛地抬头,看见玻璃门外站着个穿警服的年轻男人。寸头利落,身高目测有一米八以上,深蓝色的警服衬得肩宽腰窄,帽檐下的眼睛很亮,像盛着正午的阳光。他手里拿着个巡逻本,指尖无意识地抵着封面,看见我时,眼神里闪过一丝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