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我拿了奖学金,她会说“肯定是老师看你可怜”;我交了男朋友,她会在背后说“那人一看就不靠谱,苏晴眼光真不行”;我找到好工作,她会酸“还不是靠运气”;就连我买件新衣服,她都要点评“这款式不适合你,显胖”。
我以前总告诉自己,她就是嘴巴坏,人心不坏。毕竟我生病时她也会照顾我,失恋时她也会陪我喝酒。可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她的“好”,永远建立在我的“不好”之上。只有在我处于弱势时,她才会施舍那点可怜的友情。一旦我过得比她好,她那根“毒针”就会立刻扎过来。
等红灯的间隙,我无意中瞥见副驾上那个沉甸甸的奖杯。冰凉的触感让我清醒了一些。这个奖,是我熬了无数个通宵,改了上百遍方案才换来的,是我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凭什么被她轻飘飘一句话就玷污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曼发来的微信:“宝贝,到家了吗?今天喝多了,胡言乱语你别生气哦(吐舌头表情)。明天请你吃饭赔罪!”
看着那个熟悉的吐舌头表情,我一阵反胃。又是这样。打一巴掌,给颗甜枣。而我过去十年,就是被这套路吃得死死的。
我没有回复,直接把手机扔回包里。车子重新启动,汇入夜晚的车流。窗外的霓虹灯模糊成一片光晕。我心里有个声音在说:苏晴,你还要忍多久?
回到家,卸了妆,我看着镜子里那个眼眶微红、一脸疲惫的自己。获奖的喜悦早已被沈曼带来的屈辱感冲刷得一干二净。不行,我不能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这次和以前那些小事不一样,这关乎我的职业清白和尊严。
我打开电脑,调出“竹韵”系列所有的设计草图、修改过程记录、以及和厂家沟通的邮件。证据,我需要留下所有证明这是我独立完成的证据。我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但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我,必须未雨绸缪。以我对沈曼的了解,她绝不会轻易罢休。今天她在众人面前没能彻底毁掉我的成就感,说不定还会有后招。
第二天一早,我刚到公司,就感觉气氛不对。几个同事看我的眼神躲躲闪闪,带着同情和好奇。关系比较好的助理小林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晴姐,你快看看公司内部匿名论坛那个热帖……好像,好像是说你的。”
我心里一沉,立刻登录论坛。一个标题为《八一八新晋设计大奖得主那些不得不说的‘幕后故事’》的帖子被顶得老高。帖子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有细节都直指我。内容更是恶毒,不仅再次暗示我靠前男友关系获奖,还添油加醋地说我平时工作懒散,经常把任务推给同事,甚至抄袭过别人的创意……
发帖人匿名,但那种阴阳怪气的语气,还有对我和David往事那些细节的描述,除了沈曼,还能有谁?她这是要把我往死里整!我气得浑身发抖,血液直冲头顶。这一次,不再是朋友间私下的毒舌,而是公开的、恶意的诽谤!
我死死盯着屏幕,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沈曼,你真是我的“好”闺蜜。你成功地把我逼到了绝境。
但这一次,我不会再默默忍受了。你把战场选在了网上,好啊,那我就陪你玩玩。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人失去理智。我关掉论坛页面,开始冷静地整理我电脑里所有能证明清白的文件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