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倒卖劳动力!”张强急了,冲上去要抢身份证,被黑T恤推了个趔趄:“别废话,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你们走路出去得两天,想报警?这儿没信号,等有信号了,我早走了。”于子迪拉了拉张强的胳膊,小声说:“先跟他走,拿到身份证再说,不然咱们连回去的钱都没有。”几个人对视一眼,只能认栽,跟着黑T恤上了车。
车往A市开时,于子迪望着窗外倒退的荒地,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她想起出发前妈妈给她装的煮鸡蛋,说“外面不比家里,别委屈自己”;想起辅导员说“应届生找工作要谨慎,别信中介的花言巧语”,可她当时满脑子都是“六千块月薪”,什么都听不进去。现在才明白,哪有什么医疗设备厂的护理岗,从头到尾就是黑中介的骗局——把应届生骗来,再倒手卖给需要临时工的工厂,赚中间的差价。
一、宏远电子的日与夜
A市的宏远电子厂,坐落在开发区最边缘,左边是废品回收站,右边是一片没开发的菜地,空气里总飘着塑胶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闻久了让人头晕。黑T恤把他们交给厂里的“人事”后,就开车走了。人事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说话没表情:“你们是临时工,签三个月协议,月薪四千五,包吃住,每个月扣两百伙食费、一百住宿费,绩效不好扣钱,旷工一天扣五百。身份证先放这儿,干满一个月再还。”
于子迪被分到了组装车间,工位在流水线的中段,负责给手机屏幕贴保护膜。车间里亮着惨白的灯,几十条流水线同时运转,机器的“嗡嗡”声盖过人说话的声音。组长刘梅是个矮胖的女人,穿件印着“宏远电子”的蓝色工服,手里拿着个小本子,走到于子迪身边,一把夺过她手里的屏幕:“你会不会贴?对齐了再贴!后面都堆成山了!”
于子迪手忙脚乱地接过屏幕,刚要贴,刘梅又推了她一把:“快点!大学生怎么了?到这儿就得听我的,再慢就扣你绩效!”她的指甲很长,刮在于子迪的胳膊上,留下一道红印。于子迪咬着牙,不敢说话——她知道,自己现在没资格挑三拣四,只能先干着。
流水线的速度快得吓人,平均十秒钟就要贴好一块屏幕,于子迪的眼睛盯着屏幕,手指不停地动,没一会儿就酸了。中午吃饭只有一个小时,食堂的饭菜是水煮白菜和几块肥肉,米饭硬得硌牙。她刚坐下,就见一个女生端着餐盘过来:“你是新来的吧?我叫李娜,在这儿干了一年多了。”
李娜比于子迪大两岁,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换过三个厂,最后留在了宏远。她偷偷告诉于子迪:“别听人事瞎吹,这厂的临时工根本留不下来,干满三个月就找理由辞退,省得给转正。你那工位是最累的,刘梅是出了名的刻薄,跟她别硬刚,平时多给她递根烟,她就不找你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