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售货员麻利地打包,嘴里念叨着:“也就你们这些小姑娘信谣言,国营厂的价哪能说涨就涨......”

我没解释,扛着两大包洗衣粉往家走,刚到村口就被林建军堵住了。

他斜着眼瞅那两包洗衣粉,一脸不屑:“买这么多破烂玩意儿,有钱烧的?赶紧给我两袋,小月说家里洗衣粉快没了。”

“掏钱。”我伸出手,指尖搓了搓“8毛一袋,童叟无欺。”

“你跟我要钱?”林建军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我可是你哥!拿你点东西怎么了?”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我挑眉,“要么给钱,要么滚开。”

“你个白眼狼......”林建军急了,伸手就要抢,被我灵活躲开。

“哥,你要是把洗衣粉摔了,可得按明天的价赔我。”我故意提高声音,“1块1一袋,23袋就是25块3,你赔得起?”

林建军手僵在半空。

他哪有那么多钱?只能恨恨地瞪着我:“你给我等着!”

第二天一早,供销社果然贴出了涨价通知。

村里人都炸开了锅,纷纷议论是谁有先见之明囤了货。

当听说我把洗衣粉按1块钱一袋转卖给邻居,转眼赚了4块6时,张翠芬气得在院里跳脚:“这个死丫头!心思全用在钻空子上了!”

我拿着钱直奔镇上的建材站。

根据小蓝的计算,先用最便宜的废砖和旧木料打底,重点加固房梁和地基。

【宿主,建议采用三角支撑结构加固房梁,材料利用率提升30%,抗风等级从3级提升至6级。】小蓝的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

“说人话。”

【就是把三根木头搭成三角形,比一根‘扛揍’。】

我笑了。

按照小蓝给的图纸,指挥着雇来的两个老乡动工。

我的图纸跟村里盖房的土办法完全不同,不仅标出了每根梁的角度,还特意留了个半人高的小房间。

“晚秋,你盖这小隔间干啥?占地方。”老乡不解。

“储物用。”我解释道:“粮食、农具分开放,不容易受潮。”

这在80年代的农村可是新鲜事。

谁家不是把东西堆得乱七八糟?

更让人惊讶的是,我在院子角落砌了个奇怪的池子,上面盖着木板,连着一根管子通到外面。

“这是啥?”路过的沈知青忍不住停下脚步,他刚从镇上回来,正好看到。

我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简易茅房。下雨天可以不用往外跑了。”

沈知青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根管子和池子的坡度:“用储水桶的水压冲秽物?设计挺巧妙。”

我心头一紧,心想这人怎么懂这么多?

沈知青抬起头,目光落在我手里的图纸上,眼神带着探究:“你的房梁角度……是按15度和75度切的?”

“呃…就凭感觉砍的。”我含糊其辞。

沈知青笑了笑,没再追问,只是多看了那图纸两眼:“你继续忙吧,我就是路过。”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顿时松了口气。

这个沈知青,怕是没那么简单。

【宿主,检测到高智商个体对您的技术有兴趣,建议提升系统等级,解锁“信息屏蔽”功能。】

“怎么提升?”

【需要更多时代信息差。比如预测下一个涨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