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子正好还没去上工,听媳妇这样说,低着头拿起挎筐,装上茶缸子,两套碗筷,直接出门找房子去了。
大林子在屯里的人缘挺不错的,不一会就找了老袁家的西屋一间半房,拾掇拾掇,和伙伴拉起缝纫机,嫁妆柜子搬到了招户的老袁大婶子家里。
付巧云看着大儿子搬家,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于是去东院借了一碗小米子给大林子,帮着儿子拾掇拾掇完屋里,也没说什么转身回了家。
这一碗小米子好干什么的,二英子回了趟娘家,娘家妈给拿了小米子,小碴子,玉米面,大芸豆,稀缺的黄豆油……,家里有的样样拿了个遍,这惹得兄弟媳妇嘟囔着这是分家回娘家来分来了, 却也不敢太大吱声。
冬天冷的不行,二英子看着大林子穿的那棉裤当松垮的,于是想给改改,让大林子脱下来给裁瘦一点能更暖和一些。二英子拿起棉裤一看,这棉裤用铁丝拽着裤裆,就那样穿了不知道几个冬天,“真是穷的连根针线都没有了么。还是说会缝纫呢。”于是二英子找了针线,认真的给棉裤缝了起来。边缝边想,这真是全靠这老婆子这张巧嘴撒谎给骗来的。
转眼又一年春节过后,二英子的大儿子出生了,这孩子虎头虎脑,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这月子都三天了二英子一个鸡蛋还没吃着呢,婆婆付巧云说“我这出去给你买几个鸡蛋去,坐月子总不能不吃鸡蛋呢。”可是这婆婆说完出去了就再也没见人影。
二英子也对婆婆习以为常了,生气也没用,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两人能干,凭着过日子及干劲会错不了的。二英子每到失望时候都这样宽慰着自己。
孩子七天时候姥姥家来捂门,浩浩荡荡一群人拿着两筐鸡蛋 白糖,猪油,油滋溜,小米子,孩子小被子,小褥子,小帽子真的是能想到的都拿来了。二英子心里掉着眼泪,嘴上带着笑,这多亏娘家搭衬着,不然坐月子连个鸡蛋都吃不起。
大爷(老吴,二英子父亲)看着大外甥大华,看着姑娘这简朴日子 ,虽说高兴,心里却也酸楚。
他的孩子们从小到大没挨过饿啊,当年大生产收缴粮食,收缴骡子收缴马,猪啊羊啊。别人家的粮食有藏到柴垛的,地窖的,都翻出来收缴上去了,他老吴把粮食藏到牛粪堆下边,虽说恶心点可也保住了粮食,别人都挨饿时候他们孩子吃着粘豆包,这么些年吃喝没亏待过孩子。二姑娘在家能干,却也没有吃过苦,老婆子身体不好,多亏二姑娘在家呆到二十五。这结了婚了怎么的也得多偏疼些孩子,那个在家里每年生产队挣得钱啊,都给姑娘留着呢,以后以备不时之需。
临回家时老父亲悄悄的给姑娘留了十元钱,带着担心带着牵挂,及对小外甥的宠爱。
这一夏天天气暖和,二英子也是把大华伺候的很好,小孩子胖胖的,很是招人疼爱。忙时候袁大婶子还能帮忙带一把。
冬天十月,天气冷的不行,整的把大华的小脚啊冻的稀烂的,孩子直哭啊。二英子心疼的眼泪转圈,什么时候能把日子过起来呢?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