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学校举办编程大赛预选赛,要求组队参赛。李常茹本不想参加,却被辅导员点名:“你是高分考生,必须参与实践项目。”
无奈之下,她随机匹配队友,结果系统显示:队友姓名:肖奈。
她猛地抬头,看向技术中心屏幕,只见肖奈正站在另一端操作台前,察觉到她的视线,缓缓转身,对她微微一笑。
那一笑,如春风拂雪,竟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看来,”他走近,声音低沉悦耳,“我们注定要一起做点什么。”
她咬唇,强作镇定:“比赛而已,别想太多。”
“好。”他点头,“我不多想——除非你给我更多理由去想。”
她愣住。
这家伙……怎么这么会撩?
而此刻,她还不知道,这场看似普通的比赛,将成为她命运转折的第一步。
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
2. 比赛风波,暗流涌动
预选赛当天,礼堂座无虚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各队编号与题目,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李常茹和肖奈组成的队伍名为“代码与茶”,名字是肖奈取的。她说太奇怪,他却笑着说:“你觉得奇怪,是因为还没习惯我和你在一起。”
她差点呛住。偷偷翻了个白眼,所以说谁是代码谁是茶?
两人分工明确:肖奈负责核心算法架构,她则主攻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优化。尽管初次合作,配合却出奇默契。一个问题抛出,往往对方还未说完,另一人已给出解决方案。
台下观众看得啧啧称奇。
“这俩人怎么回事?像认识十年一样。”
“完了完了,其他队基本靠猜,他们简直像心灵感应。”
唯有贝微微坐在角落,神情复杂地看着台上并肩而立的二人。她也参加了比赛,但队友水平一般,进度缓慢。原本以为能借机接近肖奈,没想到他竟和李常茹组了队,还表现得如此亲密。
“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冥冥之中她就是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比赛进行到一半,突发状况出现——服务器意外宕机,所有队伍提交的数据丢失。
现场一片哗然。
评委宣布:重启系统需十分钟,期间允许修改方案,但最终成果必须在原题基础上完成,不得更换主题。
大多数队伍陷入混乱,有人抱怨设备故障,有人急得满头大汗。
唯有“代码与茶”纹丝不动。
李常茹迅速打开本地备份文件,调出原始框架;肖奈则立即重写关键模块,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如电。
“我们有离线版本。”她冷静说道,“只要恢复连接,就能一键上传。”
旁边一支队伍听见,队长忍不住讥讽:“哟,还真把自己当主角了?离线保存?谁信啊,怕不是吹牛吧。”
那人叫陈昊,计算机系风云人物之一,一向自诩天才,对肖奈颇有敌意。此刻见他与一名“默默无闻”的女生组队还如此从容,心中不屑至极。
“等会儿连不上网,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李常茹懒得理会,继续调试程序。
十分钟后,系统恢复。各队争分夺秒重新上传,场面一度拥堵。
“代码与茶”点击提交按钮,进度条瞬间完成。
全场惊呼。
“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