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真的假的?卖了状元侄子的房子给儿子交补习费?这也太不是人了吧!”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是一个昵称叫“轩轩爸爸”的家长。
紧接着,整个群彻底炸开了锅。
“高考状元?林墨?就是报纸上那个718分的学神?天啊,我儿子还把他的照片贴在床头当偶像呢!”
“在包子铺打工?看那照片,孩子也太可怜了!这亲叔叔是人吗?简直是畜生!”
“‘先大家,后小家’?‘大爱无私’?我呸!这他妈是侵占孤儿财产!是犯罪!”
“@林浩爸爸,林建军,你给我出来!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我儿子要是知道他跟这种人的儿子一个班,他都嫌丢人!”
群里的@符号像雪花一样砸向那个备注为“林浩爸爸”的账号。林建军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懵了,半天没有反应。
我冷静地将家长群里的聊天记录截屏,然后切换到业主群,用同样的方式,将那段“褒奖”的文字和两张照片,连同家长群的“民愤”截图,一并甩了进去。
如果说家长群是精准打击,那业主群就是无差别轰炸。邻里之间的八卦传播速度,比病毒还快。
“我们小区还有这种人?住在12号楼那个林建军?平时看着人模狗样的,没想到这么恶心!”
“造孽啊!人家孩子爹妈都没了,就剩个房子当念想,他还给卖了?不怕天打雷劈吗?”
“怪不得他最近天天吹他儿子要去什么状元班,原来是踩着亲侄子的血泪上去的!呸!真晦气!”
我看着屏幕上一条条滚动的咒骂,心中的快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平静。这只是第一步,我不仅要让他社会性死亡,我还要让他众叛亲离,让他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这时,林建军终于在家长群里出现了。他没有辩解,而是气急败坏地打出了一行字:“谁!是谁在造谣!你给我等着,我已经报警了!”
紧接着,他开始疯狂地@群主,要求把我和那个“路见不平”的账号踢出去。
我冷笑一声,他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
我立刻切换回“热心市民王阿姨”的账号,用一种委屈又无辜的语气回复:“林先生,您别生气啊,我是在夸您呢!难道您做的这些事不是事实吗?状元侄子在包子铺打工挣学费,这也是我亲眼所见的呀,那家店就在我家附近,叫‘老张记包子铺’。大家要是不信,可以自己去看嘛。我只是觉得您的精神太伟大了,忍不住想分享给各位家长共勉,您怎么能说我造谣呢?”
这一番“茶言茶语”,瞬间火上浇油。
“还报警?做贼心虚了吧!”
“对啊,是不是造谣,去那个‘老张记包子铺’看看不就知道了?”
“走走走,组团去看看!顺便照顾一下状元郎的生意!”
我满意地关掉了网页。我知道,从明天开始,“老张记包子铺”会变得非常“热闹”。而林建军,他的噩梦才刚刚降临。
做完这一切,网吧的时间也快到了。我删除了所有浏览记录,揣着剩下的几块钱,回到了那个充满油烟味的后厨。
躺在木板床上,我第一次没有感到绝望。黑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复仇之路,而我已经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