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朕的淑妃,同朕一起去,有何不可?”
他一边起身,一边吩咐身边的奴才今日去皇后宫里用晚膳。
“朕还有奏折没批,先走了。”
“恭送皇上。”
送走了这尊大佛,我才坐下来想洵儿的生辰。
裴洵是裴家长孙,出生在裴叙出征之后。
这两年多裴叙征战在外,从未归家一次。
等他回来时,洵儿都已经是快三周岁的孩子了。
“小夏子!我哥可有传什么信进来?”
“回娘娘,这几日都没有。”
没事为何要叫我同他一起去生辰宴?
莫不是又抽风了?
直到生辰礼当日,我才知道,原来是冲着我和裴玄来的。
生辰礼上,裴叙和大嫂带着孩子给皇帝行礼。
皇帝将裴洵叫到身边去。
裴洵是个有趣的性子,将军府的人也时常被他逗乐。
不知他说了什么,惹得皇帝一阵大笑。
席间的氛围没有了刚开始的沉闷。
大家都当皇帝来裴洵的生辰礼只是以表对裴将军的器重。
直到宴席进行到一半时,皇帝才开口:
“裴玄啊,朕记得你快二十了吧?”
裴玄没想到皇帝会突然点他,放下手中的酒杯,行礼回话:“陛下日日忙于政务还能想起臣的年岁,实在惶恐,今年七月是臣二十岁生辰。”
“你大哥裴叙的孩儿都三岁了,你的婚事可定了?”
我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抬头看向皇帝,却正好与他的眼神对上。
“臣的婚事,还不着急的。”
“男儿总归是要成家立业的,你年纪也不小了,若有心仪的姑娘便大胆说,朕下旨为你们赐婚。”
依着皇帝的性子,就是没有,他也得逼着裴玄说一个。
裴玄从位置上走到正中,直直地跪了下去。
“禀陛下,既然您已经提及此事,微臣有一事想恳请陛下准允。”
“但说无妨。”
我看着裴玄,他只是将目光落在了皇帝身上,眼里再没有旁人。
我想开口阻止他,可我能说什么呢?
我不知道。
我的嘴唇微微张合,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这次我们虽然击退了东胡,但其仍存有余孽,不知何时会再次卷土重来。”
“臣父年事已高,身体也早已大不如前,兄长与长嫂恩爱和睦,洵儿也年岁尚小。”
“所以,婚配之事臣尚未考虑,只想请陛下准予臣前往边关驻守,抵御外族,无召不再回京。”
我只觉得脑子里一片嗡鸣。
裴玄说的每一个,都像一柄铁锤,一下一下的敲在我的脑子里。
我看向大嫂和裴叙,又转头看我哥。
原来他们也不知道啊!
从此往后,我囚于深宫,他独守边疆。
5.皇帝自然是高兴的,裴玄这一遭对他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有裴家在京城做人质,裴玄定然会为他守好疆土。
倘若裴玄胆敢有一丝谋逆之心,等待裴家的便是牢狱之灾。
裴玄离京的日子定在了十五以后。
按照皇帝的意思,十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裴玄应当和裴家人吃完这顿团圆饭再走。
这月十五的月亮格外的圆,迎春在小院里备好了酒菜。
“娘娘,裴将军来了。”
裴玄穿着宫人的服饰,低头跟在小夏子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