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直播间黑屏了。
02 石棺里的「基因副本」
再次睁眼时,我躺在市考古研究所的观察室里,消毒水味呛得人头疼。对面坐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胸牌上写着「李墨,首席研究员」,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盯着我,像在看一件刚出土的文物。
「苏小姐,你很幸运。」他推来一份报告,封面印着「绝密」二字,「你掉进的是一座秦代祭祀密室,距今2987年,正好是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的时期。」
我脑子嗡嗡响,想起那个红衣影子,还有裂缝里的蓝光:「那里面……有个跟我长得一样的人?」
李墨没直接回答,而是调出一组照片。第一张是密室全景,石壁上布满秦篆,中央摆着一具石棺,棺盖已经裂开;第二张是石棺内部,一个穿朱红祭服的少女静静躺着,祭服上绣着玄鸟纹,颈间挂着枚龙纹玉佩,玉佩上的「孟姜」二字清晰可见;第三张是特写——少女左耳下方,有颗和我位置、形状完全相同的朱砂痣。
「这不是巧合。」李墨又推来一份DNA检测报告,图谱上两条螺旋曲线几乎完全重合,「我们提取了女尸牙齿里的DNA,与你的唾液样本比对,23对染色体匹配度99.99%。遗传学专家说,这相当于……你俩是同一个人。」
我盯着报告上的「逆向基因遗传」字样,突然想起奶奶去世前塞给我的护身符——一枚缺了角的龙纹佩,她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遇着大事就对着月亮举起来。当时只当是老人的迷信,现在想来,那玉佩的纹路,竟和石棺少女的一模一样。
「《史记·蒙恬列传》里记载,秦始皇『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但没提过活人祭。」李墨突然念起史书,「但我们在密室石壁上发现了更详细的记载:公元前214年,为稳固长城地基,曾选三百名『血脉纯净』的少女祭祀山神,领头的那位,就叫孟姜。」
他的话刚落地,我的某音后台就炸了。有自称「历史系在读」的网友发来《睡虎地秦简》截图,说秦代确实有「血祭」传统,但多是用罪犯的血,从未记载过大规模祭祀童女;还有人扒出李墨的论文,发现他三年前就发表过「秦代长城沿线存在祭祀遗址」的观点,当时被学界批为「无稽之谈」。
最瘆人的是一条私信,来自ID「长城砖家007」:「小心李墨,他祖父是1943年盗掘秦陵陪陵的李啸山,那伙人一直在找『孟姜血脉』。」
我正盯着私信发愣,观察室的门被推开了。一群记者涌进来,闪光灯噼里啪啦响,把我照得睁不开眼。有人举着话筒喊:「苏小姐,你觉得自己是孟姜女转世吗?」还有人问:「基因检测证明你们是同一人,这是否意味着诅咒真的存在?」
李墨挡在我身前,对着镜头微笑:「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基因完全匹配的跨时空个体,对研究秦代历史具有重大意义。」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我们计划明天对苏小姐进行深度基因测序,直播全过程,欢迎大家关注。」
我突然觉得不对劲。刚才那份DNA报告上,检测机构的名字很陌生,不像我知道的那几家权威实验室。而且李墨提到「三百名祭祀少女」时,眼神闪了一下,像是在隐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