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者曾是御医,连天子都称其能,称道其为神医妙手。
床上被褥精致,在这艳丽的颜色,精美的花纹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身形瘦弱的孩子。看着也就五六岁,可实际九岁了啊。
小孩子眉头皱着,从眉间的褶皱中,窥见了她的痛苦。
床前一对夫妇身着富贵,服饰精美。
可这份精致下确实藏不住的憔悴忧心。
那位夫人闻声低泣,那位老爷也面露痛苦。周围的人纷纷宽慰,数十人早已对来这里的目的缄口不言,
慢慢地,告辞的人越来越多。
房中也仅剩了一家三口,和那位老御医。
门外那些拿着告示的人看着一个个人叹气出来,面露可惜。
他们从身边经过时,只听嘴里念着:“没救,没救。”
门外的人听着这里,叹口气,也歇了心思,离开了这座繁华的府邸。
这宁家,商贾起家,自前朝起对商人管理松了很多,慢慢地发展,也壮大起来,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不小的名望。
到了这一代,原来宁家老爷有三个儿子。一个儿子参军去,在战场上残了,所幸活着回来了,还为家里挣得一份荣誉。
一个儿子从文,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理想大,不代表成果大。
宁老爷早就看出这二儿子不适合,劝他放弃。
士农工商,商在末,就算本朝君主放开限制,准许商人报考,但固有观念还是有的。
宁二爷倒是通过了考试,却处处遭受排挤,做了一个小官,干点杂事,所幸离家近,还可以靠家里帮衬,也不算难过。
只有三儿子,有从商天赋但不走心。
宁家老爷生前,怕被这三儿子败光了家业,终日忧心忡忡的。
可不管怎样,他走后,这家业也只能传给不靠谱的三儿子。
这宁三爷自来叛逆,但好听点就是侠义,少年时期,游山玩水,后来宁老爷走后,总得扛起家里责任来,也就收了心。
他与妻子得子不易,自是千般疼万般爱着。
可这孩子年幼多病,出生起,就与药草为伴,所幸宁家有钱,挨的起。倒也是活了下来。
若是落在普通人家,就活不到今日了。
他们两口为这孩子操碎了心,好不容易长到九岁,一月前,忽然就病发了。
这病来得凶猛,就是昏迷不醒,却有意识。
看着不严重,可请了多少大夫,喝了多少名药,也不见好。
一家人愁破了脑袋,无计可施了,才想着贴告示,寻名医,赌上了半生家财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在灾难面前,再多的钱也无了用武之地。
这不,一句无能为力让里面这对父母感到了绝望。
宁夫人姓齐,名灼华,是当地一个富商之女。
她父亲读过书,女儿名字取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寄语美好的期望。
后来还请教书先生教女儿读书,自己就教她经商致用之道,别人都说“这齐家出了一个好女儿啊”。
后来就嫁给了宁三爷,两人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