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我松了口气。

还好,“柯南”这个万能的理由,总能替我解决很多麻烦。

然而,我还没来得及庆幸,另一道审视的目光就落在了我身上。

我妈秦岚,正用一种研究未知生物的眼神看着我。

“儿子,”她缓缓开口,“你刚刚说,钥匙是冰做的?”

“啊,对,随口一说。”我含糊道。

“不,”她摇了摇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光,“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是怎么想到‘物态变化’这个被忽略的物理变量,并将其应用到一个逻辑问题上的?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学科思维模型,通常只出现在……”

完了。

我就知道,糊弄一个刑警容易,糊弄一个科学家,难。

【3】

我妈秦岚的求知欲一旦被点燃,就跟她实验室里那台粒子对撞机一样,不撞出点新东西来是不会停的。

“儿子,你跟妈说实话,你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哪学的?”她扶了扶眼镜,眼神里充满了探究。

我头皮发麻,只能继续我的“柯南”大法:“妈,真的就是看动画片看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嘛。”

“是吗?”秦岚显然不信,她沉吟片刻,突然指着客厅墙上的一块白板,“那你过来看看这个。”

那块白板是我妈的宝贝,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符号,看得人眼花缭乱。这是她最近一个项目的瓶颈,关于一种新型能源的转化算法。她已经卡在这里半个多月了。

“这个‘天穹系统’的核心算法,我们尝试了上百种路径,都无法突破这个阈值。”她指着其中一个被红笔圈出的公式,“你随便看看,就当看动画片,有什么‘灵感’吗?”

我看得出来,她这是在考我。

我只想赶紧结束这场对话,然后回房睡觉。

于是我走过去,目光在那堆天书般的公式上扫过。

瞬间,无数的数据流在我脑海中奔腾、重组、计算。就像解一道小学生级别的填字游戏,那个公式的缺陷和解决方案,清晰得不能再清晰。

他们的基础理论模型就错了,后续的所有推演,自然都是徒劳。

我叹了氣,拿起白板笔,懒得去擦掉那些复杂的错误推导,直接在公式的末尾,随手写下了一行全新的代码:

E = mc² * (1-β²) ^ -0.5 + ∫(ρ(x)v)dx

“妈,你试试把基础模型换成这个量子纠缠算法的变体,能量损耗应该能降到理论最低值。”

我说完,打了个哈欠,把笔一扔,转身就想走:“我困了,先去睡了。”

然而,我没走成。

身后是死一般的寂静。

我回头一看,我妈秦岚,那位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国家级科学家,此刻正像一尊石雕,死死地盯着我写下的那行代码。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和惊骇。

“天哪……天哪!”她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冲到白板前,拿出手机对着那行代码疯狂拍照,然后语无伦次地拨通了电话。

“老张!快!马上召集所有人回实验室!瓶颈……瓶颈突破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对!就在我家客厅的白板上!”

电话那头似乎传来了质疑声。

秦岚激动地喊道:“什么诺贝尔奖得主的猜想?不!这比那个猜想还要完美!我不知道是谁写的!它就这么……就这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