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今天,在空3师女军飞林映晞同志的帮助下,慈恩育幼院凶杀案有了新进展,我们获得许多有用的新信息。大家都可以说说想法,看看能不能碰撞出新的突破口。”

作为案件组的组长率先发言。

主要起一个总结前面证据以及串联新证据的作用。

当然,也是为方便新加入的林映晞能迅速掌握情况。

于是重案组的六名成员相继把自己的报告给念了一遍。

总的来说,他们前面掌握的信息跟裴沐宴告诉林映晞的差不多。

只是多了几个细节。

譬如,爆炸现场不但发现了孤儿院的徽章,还发现了炸弹残骸。目前炸弹残骸已经送给专家拆解研究。

季阑宵轮椅上的泥土也正在进行比对。

出结果后基本就能断定他是否在仓库出现过。

听到这,林映晞心中大石落了一半。

只要比对出炸弹成份,再去复查小川的购买清单,便基本能洗清小川的嫌疑了。

毕竟那二傻子方才说了至今为止还没来得及做发明创新,东西都还堆在仓库呢。

只要一查分量基本就水落石出了。

至于院长为什么会被杀,林映晞倒是有个新的想法,只是略有点疯狂。

当组长以及一众组员全都汇报了一遍,只剩林映晞的时候。

他们殷切地看向林映晞,“小林同志,要不你也说两句?”

换做旁人多少推脱推脱,但林映晞没有。

为了执飞生涯,为了林屹川,为了后半辈子,她必须得上。

林映晞刚进会议室就已经看上了角落里的黑板,但开了半天的大会,他们都没有把黑板用起来的意思。

现在,是它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我可以借一下那块黑板吗?”

大伙一愣,接着点头。

这黑板是平时写标语或学习条例口号时用的,这段时间案子太多,就暂时把它推角落放着了。

此时林映晞突然说要用,大伙都怪懵的。

不过这可是女军飞,全国最拔尖的存在,她需要那就整!

大伙也不问,立刻把黑板推过来。

林映晞道了谢,又暂时征用朱小琴的证物,把院长的五个地下情人贴了上去,而又特地挑了张院长的照片。

这种将案情贴在墙上的梳理方式,又叫“可视化信息整理”。

在现代非常普遍的。

它能有效地将零散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物证等信息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通过这种直观地方式能抓住许多纯文字和纯汇报看不到的细节。

但是建国初期,公安部才成立没多久,侦查技术手段落后不说,汇报方式也比较原始。

当然,这也跟国情有关。

现在各行各业各部门基本都是参考借鉴毛熊的模式,公安部也不例外。

毛熊的侦查工作强调笔录、报告和层级汇报,虽然也会使用地图和图表,但不会像后世的“情报墙”那么详细。

故而方才的林映晞已经听了半天的枯燥汇报,她好不容易才摁住去拉黑板来画关系网的冲动。

而今,终于到她发言了,那必定得把这个先进的技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给公安局的干警们啊!

当然,林映晞之所以能掌握这门“高大上”的技术,主要归功于明侦。

她,可是明侦的骨灰级假粉!

穿来这三年,每天都是枯燥的理论和实操,她只觉得现代的本领都喂了狗,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

万万没想到,非也!

譬如现在“情报墙”可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果然,只要知识面够广,什么时候都有用武之地!

林映晞清了清嗓子,徐徐开口。

“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主要是针对这几个人的。”

“虹口区王寡妇,从良的舞女李小姐,永安百货的张店员,孤儿院的后勤马英……这几个人全都是方奎继的情人,乍看之下好像没什么,但若是把她们的背景串联起来呢?”

林映晞说着在这几个女人的下面分别做了标注。

王寡妇36岁——市井

李小姐29岁——人脉

张店员25岁——采购

马英41岁——采购

“据我所知,现在的特务和间谍基本是以长期潜伏,搜集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情报为主,而不会跟建国前那样搞极端的大型的碰撞了。

他们最感兴趣的无非就是机场飞机数量,防控火力点位置;火车站码头的军列运输频次,货物类型;新路桥梁、专家活动;以及重要领导干部住所,作息习惯;市民对新政的舆论和态度等等。”

“以上几人,无论是谁,职业都正好是好打听好问话却又不引人注意的,假如方奎继只是个其中一个相好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一下子这么多个还都好巧不巧全是这种类型,那就非常可疑了。我有理由怀疑方奎继本身就是间谍,而这些所谓的情妇,要么跟他一样的身份,是他的接头人,要么就是被他利用诓骗甚至洗脑的情报员。”

林映晞不罗列还好,这么一罗列,大伙倒抽一口冷气。

虽然不清楚林映晞为什么会对间谍特务如此熟悉,但经她这么一提点,大伙的危机感瞬间就上来了。

这年头,他们除了要处理社会案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抓特务抓间谍啊!

结果,这么大的一个特务情报网就在面前!

“与其说这次的爆炸是民事谋杀,不如说是特务间谍之间的内讧,我个人建议立刻把这几个情妇盯梢起来,以防她们逃跑,毕竟方奎继已死,她们此时必定也是惊弓之鸟。”

尽管林映晞的推想确实很疯狂,但众人几乎没有挣扎,瞬间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立刻向上级汇报情况,申请行动小组增援。”

组长有条不紊地指挥,待这两人出去了,他开始调派第二组人员。

“你们俩再回孤儿院一趟,这回查的细一点,找找暗道,密室,资料室什么的。”

“好。”

行动小组包括组长在内,一共七人。

一下子派出去四人,办公室里瞬间空落落的了。

他还想再聊聊,有人拿着文件进来。

“组长,轮椅泥巴的调查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