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灰烬之上,微光之下

核战过后的第三个年头,我踩着瓦砾前行时,仍会想起末日那天的咖啡。

那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在公寓楼下的便利店买了杯热美式,奶泡还浮在杯口,带着刚萃取的焦香。手机屏幕亮着,推送的新闻标题还停留在“外交谈判陷入僵局”,我咬着吸管走进地铁,耳机里放着舒缓的爵士乐。当时的我绝不会想到,这平凡到乏味的早晨,会是人类文明最后一次拥有“日常”。

上午11点57分,一切戛然而止。

先是一阵刺眼的白光穿透地铁隧道,比正午的太阳还要灼眼,我下意识地用手臂挡住脸,下一秒,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掀翻了整个车厢。空气瞬间被高温扭曲,我像片落叶似的被气流甩出去,额头撞在冰冷的铁轨上,意识在剧痛中消散。再次醒来时,世界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

如今,我叫顾星辞,是这片废墟里的流浪者。我的身份证早就被辐射腐蚀成了一滩烂纸,曾经的名字、职业、住址,都成了被灰烬掩埋的过往。只有手腕上那块停走的机械表,还固执地将时间定格在11点57分——末日降临的那一刻。表壳早就生了锈,表带是我用捡来的帆布缝补的,每天清晨,我都会摩挲着冰凉的表盘,像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我穿着一件拼接的外套,左边是消防服的残骸,右边是普通的夹克,袖口和领口都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结痂的皮肤。背包是军用的,虽然破了个洞,但还能装东西——三罐过期的牛肉罐头(标签已经模糊,只能看清生产年份的最后两位是“22”)、一把生了锈的小刀(刀刃上有个缺口,是上个月和变异鼠搏斗时崩的)、半瓶浑浊的水(装在一个塑料瓶里,瓶身上印着早已褪色的可乐标志,我每天只敢喝两口),还有一块用防水布包着的指南针,指针总是微微晃动,像是也被辐射影响了判断。

清晨的废墟总是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灰黄色的,带着刺鼻的金属味。我深吸一口气,胸口传来熟悉的闷痛——这是辐射后遗症,每个幸存者都逃不掉。脚下的瓦砾被踩碎时发出“咔嚓”声,清脆又沉重,像是地球在为逝去的文明低声哀鸣。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倾斜的广告牌上还能看到半截明星的脸,烧焦的汽车扭曲成奇怪的形状,车窗玻璃碎成了细小的颗粒,在雾中泛着冷光。

我今天的目标是市中心的百货商场。根据前几天的观察,那里的地下仓库可能还藏着未被搜刮的物资。我贴着残破的墙根走,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在这片废墟里,危险从不只来自变异生物,还有可能来自其他幸存者。核战初期,为了一瓶水、一块面包,人们能毫不犹豫地举起武器,我见过太多因为争抢物资而倒下的人,他们的尸体最后都成了变异生物的食物。

走到商场门口时,我停住了脚步。商场的玻璃幕墙早就碎光了,门口堆着厚厚的瓦砾,几只灰黑色的乌鸦站在倒塌的招牌上,发出嘶哑的叫声。我从背包里掏出那把生锈的小刀,握在手里,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刚要迈步,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不是辐射的金属味,也不是腐烂的臭味,而是……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