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老师太负责了!感动!”

“就该这样,我们花钱就是来学标准动作的。”

这些,我猜都是他的“铁粉”,或者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Amy也冒泡了。

发了个鼓掌的表情。

“Leo老师说得太好了。大家以后要多多配合老师的指导哦。”

她在公开站队。

我看着手机屏幕,觉得有点好笑。

他们以为,发几张从网上扒下来的图,说几句看似专业的话,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他们把我当成什么了?

一个普通的,可以被权威吓住的消费者?

他们好像忘了。

这些图,这些理论。

是我每天工作都要用到的东西。

他们在我面前玩这个,等于在鲁班门前弄大斧。

我没急着回复。

先去厨房,给自己热了杯牛奶。

然后,打开我的电脑。

从我的工作文件夹里,调出了几份文件。

《肩关节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策略》

《核心肌群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不同瑜伽流派对于体式正位的比较分析》

这些,都是我当年写论文时参考过的文献。

我没有直接把这些发到群里。

太学术,没人看得懂。

我把其中最核心的几个观点,用最简单、最直白的大白话,重新组织了一遍。

然后,我在群里,只回了一句话。

@Leo,“教练,你发的图很好。但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群里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都在等。

等我的问题,也等他的回答。

6

我等了大概三十秒。

给足了他反应的时间。

然后,我发出了第一段话。

“第一个问题,关于下犬式的‘脊柱延展’。你发的图里,模特把背压得非常平,甚至有点往下凹。看起来很漂亮。但我想问,这张图的出处是哪里?是运动解剖学的教科书,还是某个瑜伽APP的宣传照?”

我没等他回答,继续发第二段。

“据我所知,所有权威的人体解剖学书籍里,都明确指出,健康的脊柱是有生理弯曲的。强行抹平生理弯曲,尤其是在负重状态下(下犬式上半身就是负重状态),会极大地增加椎间盘的压力。这在运动康复领域,是公认的风险行为。请问,你的‘正位’理论,是基于美学,还是基于科学?”

群里死一般地寂静。

我能想象到,Leo正拿着手机,脑门冒汗,疯狂地想怎么回答。

我喝了口牛奶,不紧不慢地打出第三段。

“第二个问题,关于‘肩胛骨稳定’。你发的图,展示的是肩胛骨后缩并下沉。这个指令,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没错的。但你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肩肱节律。也就是,当我们的手臂上举超过一定角度后,肩胛骨必须配合着向上旋转,才能为肱骨头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在下犬式这个体式里,我们的手臂已经处在一个完全屈曲的位置,大约180度。这个时候,你还让会员强行后缩下沉肩胛骨,会发生什么?”

我停顿了一下,然后自己公布答案。

“会发生肩峰撞击。也就是肱骨头反复撞击肩峰,磨损里面的肌腱和滑囊。一次两次没感觉,一年两年下来,肩膀就废了。教练,你所谓的‘教科书’里,难道没有教过你‘肩肱节律’这四个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