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那场误会
十五年前,大学开学第一天,周圆圆第一次见到陈晓峰。
那时他作为新生代表在台上发言,自信从容,光芒四射。周圆圆从没想过这样耀眼的人会与自己有什么交集。
直到大二那年,他们选修了同一门选修课。一次小组作业让他们成为搭档,周圆圆才发现陈晓峰并非她想象中那样只有外表。他认真负责,思维敏捷,而且出人意料地喜欢阅读。
“我最喜欢《小王子》,”有一次在图书馆,陈晓峰对她说,“特别是那句‘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
周圆圆惊讶地看着他:“我也最喜欢这本书。”
从那天起,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陈晓峰会来看她参加文学社的诗朗诵,她会去篮球场边看他训练。慢慢地,校园里多了一对形影不离的身影。
大三那年的樱花季,陈晓峰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向她告白,周围是纷纷扬扬的花瓣和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周圆圆,从今往后,我只想和你一起看樱花。”他说。
她幸福地点头,扑进他的怀抱。
大学四年,他们是人人称羡的一对。周圆圆以为,这样的幸福会持续到永远。
然而,毕业前夕,一场误会改变了一切。
那天,周圆圆原本约好和陈晓峰一起去看毕业典礼的场地,却临时接到实习公司的通知,要求她立即提交设计方案。匆忙中,她的手机没电了,无法通知陈晓峰。
陈晓峰在约定地点等了一个多小时,担心她出事,便去宿舍找她。在宿舍楼下,他看见周圆圆从一辆豪华轿车上下来,驾驶座上的男人亲切地为她理了理头发。
那是周圆圆的实习导师张骏,一个三十出头已有自己设计工作室的成功男士。当时他正鼓励周圆圆毕业后加入他的团队,那个动作只是长辈对晚辈的鼓励。
但在陈晓峰看来,那亲密的一幕刺痛了他的心。近期周圆圆总是因为实习工作而取消与他的约会,加上即将毕业面临的各种压力,让他产生了误解。
第二天,陈晓峰约周圆圆在樱花道上见面。那是他们最初开始的地方,却成了分手的场所。
“我昨天看到你了,”陈晓峰语气平静,眼神却充满痛苦,“从那个男人的车上。”
周圆圆愣了一下,解释道:“那是我实习公司的张总监,我昨天是因为工作才迟到的,手机没电了——”
“不只是昨天,”陈晓峰打断她,“这几个月,你总是以工作为借口推掉我们的约会。如果你有了更好的选择,可以直接告诉我。”
周圆圆不敢相信他会这么想:“你什么意思?”
“我意思是,如果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已经不同,也许该放手让彼此自由。”
周圆圆感到一阵心痛和委屈:“陈晓峰,你就这么不信任我吗?”
“我信任过,”他摇头,“但我看到的是事实。”
两人激烈争吵起来,伤人的话语不受控制地脱口而出。最后,陈晓峰说:“既然你已经决定去他的公司工作,而我要去北京发展,也许分开是最好的选择。”
周圆圆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倔强地不让它们落下:“好啊,那就分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