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摧毁与重建,往往只在一瞬之间。陈静毁掉了她的过去,而陆晓川,却给了她一个可能的未来。

3 暗流与冰点

陆晓川的笔记像一整片希望之光,将林晚从绝望的泥沼深处暂时拉回到岸上。但岸上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更尖锐的荆棘和更隐蔽的陷阱。

那本崭新的笔记,成了林晚全部的世界。林晚不敢再将它带回宿舍,甚至不敢轻易放在教室抽屉里。林晚买了一把小锁,将笔记锁在书包最隐秘的夹层,只有在确认周围绝对安全时,才敢拿出来如饥似渴地翻阅、抄写。

陆晓川的笔记和林晚自己的风格迥异。陆晓川的思路更简洁,更侧重于物理模型的构建和思维路径的推导,而非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起初,林晚略显吃力,那些脑洞大开的注解和简明扼要的归纳,需要林晚耗费更多心神去理解。但渐渐地,在林晚一遍又一遍的研读下,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林晚开始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解题步骤。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是过去题海战术无法给予的。

林晚就像一块加大版的知识吸尘器,疯狂地吸收着笔记里的养分。白天,林晚强迫自己跟上老师的复习节奏,面无表情地听着陈静那伙人时不时发出的、针对某些“铁憨憨”同学的轻笑声。晚上,林晚等宿舍彻底安静下来之后,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用手电筒那微弱的光照亮陆晓川的笔记,一字一句地研读,手指因为用力握着笔而微微颤抖,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

林晚现在几乎不与人交流,沉默得像一块石头。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引起了陈静的注意。

“哟,林晚,最近气色不太好啊?”一次课间,陈静端着她的保温杯,状似无意地走到林晚桌边,茶声茶气得说,“林晚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了?笔记丢了也确实可惜,但也不能太拼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陈静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林晚桌面上摊开的草稿纸。林晚暮地心头一紧,下意识地用胳膊挡住了草稿纸上那些明显带有陆晓川笔记风格的解题思路。

“谢谢,我没事。”林晚头也不抬,声音冷淡。

陈静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很快又恢复如常:“那就好。对了,明天就要第三次模拟考了,听说这次难度很大,是学校特意找来打击我们傲气的。你可要……hold 住啊。”陈静特意加重了“hold 住”两个字,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关怀”。

林晚握笔的手顿了顿,没有回应。

陈静悻悻地走开,回到她的姐妹圈里。王婷立刻凑过去低声说:“静姐,你看林晚那样,装什么凡尔赛!肯定是摆烂到底了。”

陈静抿了一口水,眼神里闪过一丝阴霾。林晚的平静让陈静感到不安,甚至有一丝被轻视的感觉。陈静习惯了林晚的隐忍和怯懦,这种沉默的对抗,超出了陈静的拿捏范围。陈静不能容忍在自己的领地里,出现任何脱离掌控的因素,尤其是在高考前这个敏感的时刻。

必须再给林晚上点压力。 陈静心想,要让林晚彻底搞清自己的位置。

模拟考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气氛格外凝重。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风油精混合的提神气味,以及无声的焦虑。林晚正在攻克一道陆晓川笔记上标注为“五星难度”的电磁学综合大题,思路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