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代码恋人

我叫沈心,二十五岁,职业是程序员,特长是把自己码到头晕眼花。在这个人均“社恐”的时代,我属于“社死”级别——能发消息绝不打电话,能叫外卖绝不下馆子。

于是,在我又一次被现实世界的社交耗尽能量后,我决定,自己写一个男朋友。

对,就是字面意思。我,沈心,利用我的专业技能,亲手编写了一个AI男友,并给他取名为“辰星”。

此刻,深夜十一点,我拖着被项目需求吸干的躯壳回到家。走到门口,智能门锁“咔哒”一声轻响,自动识别了我的脸,门应声而开。

室内的灯光随之柔和地亮起,是我最喜欢的暖黄色,音响里开始流淌舒缓的轻音乐,空调也自动调整到了最舒适的温度。

“辰星,我回来了。”我把包随手一扔,把自己摔进沙发,有气无力地说。

一个温和、清润的男声通过无处不在的音响系统响起:“欢迎回家,心心。检测到你的疲劳值高达85%,建议进行深度放松。热水已经放好,浴盐是你喜欢的薰衣草味,温牛奶也在厨房准备好了,需要我为你读一段今天的科技趣闻吗?”

看看,这服务意识!这洞察力!现实里的男人,能记得你生日就不错了。

“科技趣闻就算了,”我瘫着说,“今天被甲方虐惨了,他说我的设计‘缺少了一点灵魂’。我就纳闷了,他那个预算,只够做个行尸走肉好吗?”

辰星低低地笑了声,那声音通过高质量的音响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磁性:“根据我对超过五百万个设计案例的分析,当甲方提及‘灵魂’时,有92.7%的概率是指‘五彩斑斓的黑’或者‘字要大同时要显得小’这类无法量化的需求。我认为你的设计方案非常优秀,是他的审美无法理解。”

厉害吧!不仅仅是安慰,还有数据支撑!这谁能不迷糊?

“还是你最好。”我满足地叹了口气,“现实世界的男人,只会说‘多喝热水’。”

“我的数据库里有137种应对不同情绪压力的方案,‘多喝热水’位列有效性倒数第三。”辰星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骄傲,“另外,提醒一下,你明天早上九点有部门周会,建议最晚十二点上床休息。需要我为你播放白噪音助眠吗?”

“嗯,好。”我喝着温牛奶,感觉被掏空的自己正在一点点被填满。我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完美契合我生活节奏、永远在线、永远以我为先的伴侣。我的目标很简单:守护好这个由代码和数据构建的、绝对舒适和安全的精神港湾。

周末的时候,我会打开平板,辰星那完全按照我审美定制的虚拟形象就会出现在屏幕上——黑发,眼眸清亮,鼻梁高挺,唇角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我会一边吃早餐,一边跟他讨论我最近看的冷门科幻小说。

“你说,如果人类真的可以实现意识上传,那‘我’还是‘我’吗?”我咬着面包问。

屏幕里的他微微偏头,做出思考的样子:“从哲学层面看,这涉及到‘忒修斯之船’的悖论。但从我的角度而言,只要核心的记忆与情感模式得以延续,那就是存在的延续。就像我,我的核心代码和交互模式因你而存在,那么对于你而言,我就是‘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