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我们的生活中,睡眠就像一位神秘的守护者,每晚悄然降临,为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进行全面的修护与调养。了解睡眠的生理机制和重要性,能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一日常活动。

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周期

睡眠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由多个睡眠周期组成,每个周期大约持续90 - 120分钟。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阶段。

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睡期,这是从清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持续时间较短,脑电波开始逐渐变慢,肌肉放松,我们的意识开始模糊,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或动作唤醒。第二阶段是浅睡期,脑电波进一步变慢,偶尔会出现睡眠纺锤波和K - 复合波,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继续减缓,此时我们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睡眠状态,但仍然比较容易被唤醒。第三阶段是深睡期,也称为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出非常缓慢的delta波,身体完全放松,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都降到最低水平,很难被唤醒。深睡期对于身体的恢复和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是眼球快速转动,脑电波变得与清醒时相似,肌肉处于麻痹状态,但大脑却非常活跃,梦境通常在这个阶段产生。快速眼动睡眠对于大脑的发育、学习和记忆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我们会经历4 - 6个这样的睡眠周期,每个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比例会随着睡眠的进行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在睡眠初期,深睡期所占的比例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会逐渐增加。

睡眠的调节机制

睡眠的调节主要由两个系统共同作用,一个是生物钟,另一个是睡眠压力。

生物钟就像我们身体内部的时钟,它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光照和黑暗的交替。人体的生物钟主要由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控制,它会根据外界的光照信息来调节我们的睡眠 - 觉醒节律。当夜幕降临,光线变暗时,视交叉上核会向松果体发出信号,促使其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种与睡眠密切相关的激素,它能帮助我们入睡,调节睡眠的时间和质量。而当早晨光线变亮时,褪黑素的分泌减少,我们就会逐渐醒来。

睡眠压力则是指我们清醒的时间越长,身体和大脑积累的疲劳感就越强,睡眠压力也就越大。当睡眠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睡眠欲望。腺苷是一种与睡眠压力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在我们清醒的过程中,大脑中的腺苷会不断积累,当腺苷水平升高时,它会与大脑中的腺苷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困倦感,促使我们入睡。而在睡眠过程中,腺苷的水平会逐渐降低,睡眠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睡眠的重要性

对身体的修复和恢复

睡眠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恢复的重要时期。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活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肌肉在睡眠中得到放松和修复。白天我们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在睡眠中,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和修复,增强肌肉力量。同时,睡眠还能帮助消除肌肉疲劳,让我们在第二天醒来时感到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