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严重破损,多部位缺失,拙劣修复(使用工业胶水,对器物造成二次污染及不可逆损伤)
【工艺评价】:低劣的现代仿古工艺,毫无价值。
【修复建议】:需先彻底清除原有胶渍,使用‘生物粘合剂(基础配方:鱼鳔胶、草木灰萃取液……)’进行无损粘合,缺失部分可采用‘古法补缺术(基础)’以原胎土混合骨粉进行塑形补全……
不仅仅是文字,她的脑海中还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详细的清洗步骤、生物粘合剂的炼制方法、补缺塑形的技巧手法……仿佛这些知识本就烙印在她的记忆深处,只是此刻被唤醒了。
“系统……传承……”林晚喃喃自语,死寂的心湖,终于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掀起了惊涛骇浪。她低头看着自己这双因为常年做杂活而显得有些粗糙的手,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难道就是……绝处逢生?
她没有时间去深究这系统的来源和目的,摆在她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活下去。而系统给出的第一个任务,以及那看似虚无缥缈的奖励,或许就是一线生机。
这个破损的黑陶罐,是前几天她在帮沈家仓库清理杂物时,在一个堆满废弃礼品的角落里发现的。当时管家嫌它占地方又破旧,让她直接扔掉。她看着罐子虽然碎了,但那些破碎的片块上隐约的涡旋纹路和网格纹路,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律,鬼使神差地,她偷偷留了下来,塞进了自己的包袱。
现在想来,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几乎不眠不休。她按照脑海中“溯源之眼”提供的修复建议,开始行动。城中村条件简陋,所谓的“生物粘合剂”需要的鱼鳔,是她去菜市场捡别人丢弃的鱼杂,一点点熬煮、过滤、提纯出来的;草木灰萃取液更是简单,找个角落烧点枯叶就行;补缺用的原胎土不好找,她只能根据知识,寻找特性相近的粘土,反复试验……
过程极其枯燥、繁琐,对手指的稳定度、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好几次,在用小刮刀一点点剔除那些顽固的工业胶水残留时,因为力度稍有不慎,本就脆弱的陶片边缘出现了更细微的崩裂,让她惊出一身冷汗,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
但奇妙的是,当她全神贯注于修复时,那双被系统赋予的“巧手匠心”仿佛被激活了。她的手指变得异常灵活和稳定,对力道的掌控精细入微,每一次涂抹粘合剂,每一次将碎片严丝合缝地对准、按压,都如同演练过千百遍,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三天后。
当最后一块缺失的部位被用调配好颜色的补土完美塑形、打磨,与罐身融为一体后,整个黑陶罐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
原本歪歪扭扭的罐身变得浑圆端正,狰狞的裂纹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的接缝。罐体表面,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涡旋纹与网格纹,此刻清晰地呈现出来,深黑色的陶体在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下,泛着一种内敛、温润的光泽,纹路盘旋流动,充满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美感。
它不再是那堆无人问津的破烂碎片,而成了一件古朴、庄重,透着远古气息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