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声音穿透了羽绒被,穿透了我的耳膜,直直地砸在我的神经上。

我拿出手机,想报警。

但转念一想,警察来了又能怎么样?

这种间歇性的噪音,等他们上楼,对方早就停了。

没有证据,警察也只能和稀泥。

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能慌。

慌就输了。

对方现在就是在激怒我,等我上门吵架,等我失去理智。

那样,我就从一个有理有据的维权者,变成了跟她一样的泼妇。

我不能让她得逞。

我从床上坐起来,打开了录音软件。

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麦克风对准天花板。

然后,我戴上降噪耳机,播放白噪音。

在“咚咚”声和“沙沙”声的混合交响中,我强迫自己闭上眼睛。

那一夜,我几乎没睡。

录音录了整整三个小时。

从十点半,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半。

对方也真是有毅力。

第二天,我顶着比上次更重的黑眼圈,把那段录音听了一遍。

噪音清晰可闻。

我把录音文件存好,命名为“11月22日夜间噪音证据”。

我没去找她,也没在群里说什么。

我知道,她肯定在等我反应。

我偏不。

接下来的几天,每到晚上十点半,那“咚咚”声就准时响起。

有时候是用力跺脚。

有时候是故意拖动家具。

花样百出,但核心思想不变:就是要搞我。

我每天晚上都默默录音。

手机里,噪音证据已经存了五份。

白天,他们家孩子的噪音也恢复了,甚至变本加厉。

但我已经麻木了。

或者说,我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噪音本身了。

我在想一个问题。

一个正常的家庭主妇,就算再不讲理,至于为了这点事,每天晚上花几个小时跟我耗吗?

她不累吗?她老公不管吗?

这不合常理。

除非,我的存在,触及了她更核心的利益。

这个利益,比“让孩子自由玩耍”要重要得多。

是什么呢?

我开始留意602的动静。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每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和下午五点半左右,他们家门口会特别热闹。

总能听到不止一个孩子的说话声,还有几个不同成年女性的声音。

“乐乐再见!”

“老师再见!”

“明天见!”

老师?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

我走到猫眼前,悄悄往外看。

走廊的声控灯亮着。

我看到一个女人,领着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从602门口走出来,走向电梯。

那个女人,我见过,是住我们这栋楼另一单元的。

我的心,猛地一沉。

我好像,猜到了什么。

5

我的猜测,太大胆,也太离谱。

我需要证据。

直接上门去问,肯定不行,只会打草惊蛇。

我需要一个盟友。

一个同样被噪音困扰,但不敢出声的盟友。

我想到了一个人。

住在我对门的72岁独居老人,陈奶奶。

她耳朵有点背,但睡眠很浅。

楼上的动静,她不可能听不到。

而且,她之前在楼下花园跟我抱怨过,说楼上太吵,吵得她心脏不舒服。

那天,我在电梯里“偶遇”了陈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