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普通朋友的社交礼仪。这是一种持续的、无声的、几乎从不缺席的关注。我的心一点点往下沉,像被绑上了一块巨石,坠入不见底的深海。
最让我感到窒息的,是那些互动的细节,那些藏在时间线里的暗语。
有一条,林初瑶发:“失眠,求推荐一部催眠的电影。”
程靳没有在她下面评论,但我切换到他自己的微博主页,在差不多同一时间,他分享了一部极其冷门的法国文艺片的海报,配文是:“献给所有失眠的夜。”
还有一条,林初瑶说:“好想吃城南那家糖炒栗子,可惜太远了。”
两天后,程靳发了一张照片,一个牛皮纸袋装着的栗子,放在汽车的副驾驶座上。他什么都没说。但我认得那家店的包装袋,因为后来,他也带我去吃过。他告诉我,那是他“偶然路过”,专门给我买的。
我的胃开始痉挛,一阵阵恶心感涌上喉咙。
原来,那些我曾经以为的、独一无二的浪漫和体贴,不过是他早已对别人演练过无数次的脚本。我不过是,后来入戏的女主角。
我像一个自虐的疯子,继续往下挖,渴望找到一个终结,无论是好是坏。
我看到,三年前的五月二十日,林初瑶发了一条微博:“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决绝。
那天之后,程靳的“赞过”列表里,林初瑶的ID,彻底消失了。
而一个星期后,程靳就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我。然后,对我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所以,这是什么?
我是他失恋后的替代品?是一个恰好出现,用来填补空缺的工具人?
这个认知,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狠狠地捅进我的心脏,然后残忍地搅动。那些曾经让我感动不已的追求细节,此刻都变成了沾满另一个人影子的讽刺。
我甚至开始产生一种荒谬的负罪感。似乎是我,破坏了他们。
不,不对。
我甩了甩头,努力让自己清醒。如果他们真的在三年前就结束了,那昨天晚上的那条微信,又算什么?
“瑶瑶,收到了吗?”
“……很喜欢……”
这绝对不是对待一个“过去式”的口吻。
我退出了微博,胸口闷得发慌,像压着一块巨石。微博是公开的广场,他们在这里或许保持着社交距离。那么,更私密的平台呢?
我的指尖,悬停在了抖音的图标上。
第三章:抖音里的二重奏
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了12:28。
午休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
我的胃不再疼痛,它已经麻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空洞的、冰冷的悬浮感。我像一个灵魂出窍的旁观者,看着自己坐在工位上,手指僵硬地滑动着手机屏幕,脸色苍白如纸。
我打开了抖音。
程靳的抖音号,内容比微博更少,大多是转发的一些科技资讯和篮球视频。看起来,像一个标准的直男账户,枯燥乏味,甚至有些懒得经营。
我直接点进了他的“喜欢”列表。
这个列表,是半公开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也更陌生的程靳。
一开始,画风很正常。篮球、汽车、科技产品发布会……直到我往下划了大概三四屏之后,风格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