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一段很冷门的,关于汉末魏初时期,家伎伶人地位的记载。

出自一本叫《建安杂记》的残本。

里面提到,当时许多士族豪强,会将家中的舞姬送给权贵,作为一种“雅礼”。

而这些舞姬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主君的一念之间。

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运。

引用的最后一句,我特意加粗了。

“……故,时人谓之‘非人’,意指其命如草芥,不入人籍。”

命如草芥,不入人籍。

这就是阿鸢们,在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她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怎么不让自己变成一具尸体。

我把这段话放上去,没加任何解释,没怼那个黑粉。

就这么干巴巴地贴在那。

然后,点击了发布。

做完这一切,我关上电脑,出门,买了杯豆浆。

天塌不下来。

我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至于那些骂我的人,他们不值得我浪费一分钟的时间。

3

新章节发布后,评论区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之前上蹿下跳的黑粉们,突然集体失声了。

刷屏的谩骂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几个老读者小心翼翼的留言。

“作者大大,你还好吗?别理那些喷子!”

“呜呜呜,阿鸢太苦了,原来她们连‘人’都算不上吗?”

“这个《建安杂记》是真的有这本书吗?感觉好专业。”

半小时后,一个ID叫“山间月”的读者,发了条长评。

他是我的老读者,也是个历史爱好者。

“刚去查了,《建安杂记》是真实存在的,但存世的只有残本,非常冷门。作者引用的这段,我是在国家图书馆的数据库里才找到原文扫描件的。一字不差。”

“说作者不懂历史的可以歇歇了。人家看的书,你们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

“阿鸢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自救。她投靠曹操,不是因为他老,而是因为他是权力的中心。在一个人命不如狗的时代,谈什么爱情,谈什么骨气?活下去,才是最大的骨气。给‘龙傲天’们科普一下,历史不是爽文,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这条长评一出来,风向瞬间变了。

之前那些跟着骂“三觀不正”的游走读者,开始动摇了。

“卧槽,原来是这样?”

“……我好像错怪作者了。这设定,有点东西。”

“突然觉得这小说有点意思了,有种历史的厚重感。”

“那个叫龙傲天的呢?出来对线啊!你不是说作者瞎编吗?”

“龙傲天本天”当然不敢出来。

他再怎么狂,也不敢跟白纸黑字的史料对线。

他就像一个跳梁小丑,被我一巴掌,摁回了阴沟里。

整个过程,我一句话都没说。

我只是,把我看到的事实,摆了出来。

这就够了。

老白又打来电话,这次声音里全是兴奋。

“文州!你这招太绝了!简直是降维打击!”

我笑了笑:“我只是做了个引用。”

“这哪是引用,这是直接拿史料当板砖,把那帮人的脸都抽肿了!你知道吗,你那章发布之后,好几个历史区的UP主都转发了,说你考据严谨,是网文界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