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骑射场的冷箭事件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萧云昭和沈砚之间激起了层层涟漪。虽无证据指向任何人,但两人都心知肚明,这背后定有推手,而他们已被卷入更深的漩涡。

这日午后,天空阴沉得厉害,眼看就要下雨。萧云昭抱着《汉书》刚踏进摄政王府,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砸了下来,瞬间连成雨幕,将整个王府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静思堂内,沈砚正对着一幅江南水患图凝神思索。见萧云昭进来,他抬眸瞥了一眼,目光落在她微湿的发梢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王爷。”萧云昭将书卷放在案上,规规矩矩行了礼。雨水打湿了她的裙摆,带来一丝凉意,她忍不住打了个轻颤。

沈砚收回目光,指了指那幅水患图:“看看这个。”

萧云昭走近细看,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江南各州县的受灾情况,红笔圈出的几个地方尤其严重。她想起前几日看到的奏折,轻声道:“江南暴雨连绵,已有三县被淹,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虽已拨款赈灾,却似乎……杯水车薪。”

“哦?”沈砚挑眉,“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儿臣认为,有三方面原因。”萧云昭侃侃而谈,“其一,官员贪墨,赈灾款项层层克扣,真正到百姓手中的已所剩无几;其二,河道年久失修,防洪能力薄弱;其三,流民安置不当,恐引发瘟疫。”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得不错。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严惩贪墨官员,杀鸡儆猴;派得力干将前往江南主持赈灾,重修河道;设立临时医馆,防止瘟疫蔓延。”萧云昭顿了顿,补充道,“只是……派谁去合适呢?江南官场盘根错节,若是派去的人不够强硬,恐怕镇不住场面。”

沈砚看着她,忽然道:“若派你去,你敢去吗?”

萧云昭一愣,随即明白他是在试探自己。她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儿臣是女子,恐难当此重任。但儿臣相信,只要有心,女子未必不如男子。若父皇和王爷信得过,儿臣愿一试。”

她的坦诚和勇气让沈砚微怔。他原以为她会推脱,毕竟江南凶险,不仅有天灾,更有人祸。

“有胆识。”沈砚的语气缓和了些,“但此事非同小可,你确实不合适。”

萧云昭也不失望,她知道这只是假设。她指着图上一处低洼地带:“这里离河道最近,受灾最严重,应当优先安置流民,加固河堤。”

沈砚点点头,拿起笔在图上做了标记。两人凑得极近,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混着雨水的清冽气息,他的衣袖偶尔拂过她的手臂,带来一阵细微的麻意。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雷声滚滚。萧云昭从小就怕打雷,听到那震耳欲聋的雷声,身体下意识地僵了一下。

沈砚察觉到她的异样,停下笔:“怕打雷?”

萧云昭有些窘迫,强装镇定:“不怕。”

话音刚落,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便是一声巨响。她吓得猛地一颤,手不小心碰倒了案上的砚台,墨汁洒了一地,溅了她一身。

“抱歉。”她连忙想去收拾,却被沈砚拦住了。

“别动。”他拿来帕子,弯腰替她擦拭裙摆上的墨渍。他的动作很轻,指尖偶尔碰到她的脚踝,那微凉的触感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王爷,我自己来就好。”萧云昭脸颊发烫,想要躲开。

“坐着。”沈砚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专注地替她擦拭着,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阴影。萧云昭看着他近在咫尺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冷峻的摄政王,似乎也有不为人知的温柔。

就在这时,秦风匆匆跑进来:“王爷,宫里来人了,说皇后娘娘请九公主去凤仪宫一趟。”

萧云昭心里咯噔一下。这大雨天的,皇后找她做什么?

沈砚也皱起了眉:“知道是什么事吗?”

“不清楚,只说是有要事相商。”秦风道。

萧云昭站起身:“我去看看。”她知道,这趟凤仪宫怕是不好走。

“我送你。”沈砚道。

“不必了,王爷还有要事要忙。”萧云昭婉拒。她不想再与他有过多牵扯。

沈砚却坚持:“雨太大,你的马车未必能顺利进宫。我送你去宫门口。”

萧云昭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两人共乘一辆马车前往皇宫。车厢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雨声和雷声。萧云昭坐在角落,尽量与沈砚保持距离,却还是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温度。

“皇后找你,多半没好事。”沈砚忽然开口,“凡事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我知道。”萧云昭点点头,心里有些暖意。他这是在关心她吗?

“若有危险,”沈砚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递给她,“凭这个去找秦风,他会帮你。”

令牌是玄铁所制,上面刻着一个“沈”字,散发着冷冽的光泽。萧云昭接过令牌,指尖有些颤抖:“这太贵重了。”

“拿着。”沈砚的语气不容置疑,“就当是……提前支付的束脩。”

萧云昭握紧令牌,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枚令牌意味着什么。有了它,她在京城几乎可以畅通无阻,这是沈砚对她的信任,也是一种……牵绊。

马车很快到了宫门口。沈砚看着她:“进去吧。”

“多谢王爷。”萧云昭推开车门,刚想下去,却又回过头,“王爷,骑射场的冷箭……”

“我会查清楚。”沈砚道,“你自己小心。”

萧云昭点点头,转身走进雨幕中。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后,沈砚的眼神变得深邃。他对秦风吩咐道:“去查一下,皇后今日为何突然召见九公主。”

“是。”

马车缓缓驶回摄政王府。沈砚坐在车厢里,指尖摩挲着刚才替萧云昭擦拭墨渍时用过的帕子,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她身上的香气。

他不知道自己对她的这份在意,究竟是因为她的聪慧,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他只知道,他不想看到她出事。

……

凤仪宫内,皇后正坐在窗边喝茶,看到萧云昭走进来,脸上露出虚伪的笑容:“昭儿来了,快过来坐。”

萧云昭行礼:“参见皇后娘娘。不知娘娘找儿臣来有何事?”

“也没什么大事。”皇后放下茶杯,“就是听说你最近在跟着摄政王学习,想必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王爷教了儿臣很多,儿臣受益匪浅。”萧云昭不卑不亢地说道。

“那就好。”皇后话锋一转,“不过,昭儿啊,你毕竟是个公主,学那些政务、骑射的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人的。”

萧云昭心里冷笑,果然是为了这个。她故作天真:“父皇说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你父皇就是太宠你了。”皇后叹了口气,“说起来,哀家最近看中了一门亲事,男方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年轻有为,相貌英俊,与你倒是般配。”

来了。萧云昭心中了然,脸上却露出惊讶的表情:“娘娘,儿臣还不想嫁人。”

“女孩子家,总是要嫁人的。”皇后道,“镇国公府与皇室联姻,对谁都好。哀家已经跟你父皇提过了,他也觉得不错。”

萧云昭的心沉了下去。父皇也同意了?他这是想把她当作联姻的筹码,拉拢镇国公府,制衡沈砚吗?

“儿臣不愿。”她抬起头,眼神坚定,“儿臣想自己选择夫君,不想被当作棋子。”

皇后没想到她会如此直白地拒绝,脸色沉了下来:“昭儿,这是陛下的意思,由不得你任性!”

“就算是父皇的意思,儿臣也不嫁!”萧云昭站起身,“娘娘若是没别的事,儿臣就先告退了。”

说完,她转身就走,根本不给皇后反驳的机会。

看着她决绝的背影,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哀家不客气了。”

萧云昭走出凤仪宫,雨还在下。她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她原以为父皇是真心疼爱她,没想到终究还是把她当作了政治筹码。

就在这时,一辆熟悉的马车停在她面前。车窗打开,露出沈砚冷峻的侧脸。

“上车。”他言简意赅。

萧云昭愣住了:“王爷,您怎么还在?”

“怕某些人被吃了。”沈砚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却让她心头一暖。

她不再犹豫,上了马车。

车厢里,沈砚递给她一杯热茶:“皇后跟你说了什么?”

萧云昭捧着热茶,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轻声道:“她想让我嫁给镇国公府的世子。”

沈砚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寒意:“陛下同意了?”

“嗯。”萧云昭点点头,声音有些低落,“在他们眼里,我终究只是个筹码。”

沈砚沉默了片刻,道:“若你不想嫁,没人能逼你。”

萧云昭抬头看他,眼中带着一丝希冀:“真的吗?”

“本王说的。”沈砚的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看着他深邃的眼眸,萧云昭忽然觉得,或许事情还有转机。她握紧了手中的令牌,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她绝不会任人摆布,她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马车在雨中缓缓行驶,车厢里一片寂静,却不再是之前的疏离和尴尬,反而多了一丝微妙的默契。

萧云昭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忽然觉得,这场被迫的交集,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她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依靠的人。

而沈砚看着她的侧脸,心中也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不会让她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无论这背后有多少阴谋,他都会护她周全。

雨还在下,但车厢里的两人,心中却都有了一丝暖意。这场因皇帝旨意而开始的被迫交集,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了别样的情愫。而这情愫,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经历更多的考验和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