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成很快便走到了校门口,看到了正在等待的戴老七。
“爸爸。”
戴老七牵住戴安成的手,温声道:
“麦老师说要给你测试,结果怎么样?”
戴安成笑着拍了拍胸脯,道:
“没问题的,您别担心了。”
戴老七揉了揉儿子的头,一路说笑着回到家中。
而另一边的麦冬君同木槐诗交谈了一番,关于如何当好一个班长的问题后,便让她赶紧去校门口找爹妈去,以免他们担心。
见到木槐诗走了,麦冬君又忍不住盯着那戴安成那两张卷子仔细看了看。
无论怎么看,都是很完美的。
他可以断定,戴安成现在完全可以去上四年级,而且一点问题都没有。
考虑到校长已经下班了,麦冬君准备明天早点来,跟校长说说这事儿。
只要把这小子培养好了,以后南溪市所有小学联考,第一名通通都会是他们志诚小学的!
麦冬君有这个自信,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这么大点儿的孩子,能靠自学学到这个程度,不可能不聪明!
小心地将两张卷子收好在柜子里后,麦冬君这才离开了办公室。
……
秦府。
厨房内。
胡大才给太太老爷做完了饭,如今正忙着给自己做点晚饭吃一吃。
要不说在秦府好呢,这不,今天主人家吃剩的牛肉可就便宜了他们这些下人。
吃住都不要钱,每月工钱也不少,逢年过节还有赏钱,要是遇到秦府主人这样善心的,还能送子女去贵族学校上学。
难怪外面多少人挤着头都想进来!
噼啪!
热油滚烫。
胡大刚刚将牛肉下锅,爆炒了一会儿,厨房里便散发出喷鼻的香气。
随着他下入各种佐料之后,那味道可就更绝了。
也难怪所有下人里面,数胡大工钱最多,瞧,就这门做菜的手艺,那还真就不是盖的!
秦府上下都爱吃胡大做的饭菜。
隐隐间,他的地位还真就那么微高一些。
当然,最让胡大自豪的就是,秦太太曾经笑着对着众人说过:
“英儿这孩子有点挑食的,除了胡大炒的菜,其他的都不吃嘞。”
这就是口碑!
暂且不说别的,就为这一句话,胡大便是很乐意为秦府主人当厨子的。
何况,秦老爷一家才几个人?
也就三个而已。
份量少,那就意味着轻松,再加上快嘴嫂帮忙生火,比起老包他们,胡大一天的工作倒不算是累的。
闲暇时间,胡大便和其他下人们聊天、打牌,亦或者抽抽烟,喝喝小酒。
他抽的烟和酒都还不算便宜,对比起来,自打老包准备送小包去读书后,是万万舍不得花那个钱的。
如今别说烟酒了,就连身上这件穿了好几年的衣服,袖口都磨得发亮了,他也不愿意换一件。
本来是准备换的,但为了儿子上学,老包沉住了气。
要知道学费还没有交嘞,天知道要多少钱!
害怕交不起学费的老包一个子儿都不敢乱花。
相比起来,生活过得滋润的胡大时间一久,身材便变得圆滚滚起来。
这不,今儿胡大才把牛肉盛起来没多久。
老包就像是卡着时间点般,闻着味就进来了。
胡大是知道老包这人的。
心肠不坏,就是有的时候脑袋不太好使,对儿子也是溺爱得很。
“老包,你来得倒是及时,今儿刚好剩下不少牛肉嘞。”
胡大笑说着,便把牛肉分做两份。
一般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给老包小包留一份,也算是很够意思了。
老包闻着喷香的牛肉走到灶头前,冲着胡大分享道:
“胡大,我跟你说,包国维今天当“官”了!”
声音里面的激动是掩饰不住的。
胡大用围裙擦了擦手,笑问道:
“哟,这么厉害,是个什么官啊,快说来听听。”
老包哪能搞得清这个。
就如同先前他把克拉克念成啃垃圾一样,回想了一会儿后道:
“组长,包国维说是组长哩!”
瞧着老包这高兴样儿,胡大抱了抱拳道:
“恭喜恭喜,这才开学第一天就当上了组长,包国维以后肯定是有出息的!”
“来,老包,还不赶紧给你家未来的科长送饭去!可别把人家饿着了!”
“是是是。”
笑呵呵的老包端着米饭和牛肉回房间去了。
厨房里只剩胡大独自一人喝着酒,慢慢享受这牛肉。
他现在已经四十几岁了,至今还没有成家。
不过现在想成家也晚了。
他时常在想,是不是应该找一个人给自己接班,自己也好把这一身做菜的本事传下去,这样就算老了也好有个依靠。
要知道,收徒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但拜了师傅,认了徒弟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便同父子快没两样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不是说说而已。
就在胡大悠哉悠哉地考虑着的同时,包国维当上组长的消息几乎已经传遍了整个秦府。
这一切当然都要归功于老包逢人逢鬼都能说上几句的本事了。
秦太太和秦老爷闻言都只是笑笑,觉得老包高兴自己就好。
相比起包国维,他们还是更加关心戴安成的情况。
不过听说包国维跟戴安成不在一个班,那恐怕老包也不知道人家的情况,也就懒得问他了。
想着干脆过两天把戴安成接到府上来,一问便知了。
另一边,回到家的戴老七父子像往常一样做饭。
不过,因为最近赚了不少钱,二人每餐的饭菜都丰富了不少。
吃完饭,老戴忙着钻研烫发,小戴则拿着自己的草图修改。
戴安成在心里暗暗盘算自己制作夹板需要的材料,决定挑个时间去全部买好。
过了许久,父子俩这才睡觉。
值得一提的是,戴老七偷偷给戴安成买了一张小床。
一夜无话。
……
第二日一大早,麦冬君便拿着那两张卷子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王校长。”
麦冬君敲了敲门。
“是麦老师啊,请进。”
王校长温和说道。
麦冬君的教学能力全校都是有目共睹的,王校长一直很欣赏他。
麦冬君轻轻将两张卷子摆到王校长的办公桌上,罕见地笑了笑道:
“请您看一看这两张卷子。”
难得麦冬君跟自己打哑迷,王校长笑了笑,拿起卷子看了起来。
很快,他竟舍不得放下卷子,颇有些惊讶地评价道:
“不错啊,没有任何问题,很完美……这是三年级哪个学生的试卷?”
“不,王校长,您说错了。”
“哦?难不成是某位老师做的?”
“也不是,这是一个一年生做的卷子。”
“而且……他只用了二十分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