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些泡菜都是她成亲后才泡上的,如今也有八九天了,捞出来尝尝味道正好。

家里没有别的配菜,所以兔子肉她就打算用泡菜跟泡笋一起烧,烧一个酸辣口的。

上一次去镇上买的干辣椒还有不少,顾青荷把里面的种子取出来准备留着过几日种植,剩下的辣椒段就留着炒菜用。

这边锅里顾青荷刚把兔子肉焖上,另外一口锅里,便已经熬好了槐花玉米粥。

把粥用大木盆装起来后,顾青荷又接着烙了七八个槐花烙饼。

因为加了玉米粉跟面粉的缘故,槐花烙外边饼看着是金黄酥脆,里面却是鲜嫩多汁的嫩槐花,这样的饼子既能果腹味道又十分的好。

顾青荷一手拿饼一手拿铲子正在烙饼的时候,那边宋家父子二人也回来了。

宋书宴见后院的菜园子里,顾青荷已经种下一小块的花生,但还没来的及浇灌。

于是便趁着还没开饭的这片刻功夫,拿了水桶去家门口的河边挑了水,把菜园子里新种的花生浇了浇水。

宋家右侧门口的这条河的河面很宽足足有十几丈宽,但河水却不深,最深处才五六米,浅滩处的河水也就一米左右。

除了夏季涨水季河里的水流会比较急,平时河水流动的还是很缓慢的。

“爹,郎君,吃饭了!”

“来了!”

看着小妻子端着一盆粥往桌上放,宋书宴洗完手后赶紧接过,宋父也跟着上了桌。

宋家人口少家底富裕吃饭都是吃饱为止,也没有什么分餐的规矩,跟顾家那边需要算着吃还不一样。

顾青荷把饭菜端上桌就算是开饭了,一小盆烧兔子肉,一碟炒野菜,一盆粥,一碟槐花玉米饼子,看起来就很丰富。

“爹,你知道那里有果树苗吗?我想在院子里种点果树,像是桃李杏这些都行。”

饭后,一家人坐在屋檐下歇息,顾青荷看着空荡荡的院子,便想种点果树。

宋父到底是本地人,即便是离开十几年了,村子也荒废十几年了,但他始终要比外来人熟悉,应该知道不少东西。

之前顾青荷采摘野菜,也是宋父指点她那个位置野菜多又嫩。她根据宋父的指点去找,每次都能采摘一大背篓。

家里吃不完的野菜,她全部拿去晒成了菜干,等到过段时间青黄不接的时候吃。

“果树啊!之前村东头的大户刘家倒是有一个果园,种的果树还挺多的,什么枇杷,桃子,梨子,柚子,柿子种了一大堆。

只是这些年过去了,刘家人死了一大半,剩下的人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

那果园估计也荒废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里面还没有活着的果树。”

“爹,那刘家果园在哪里?我在村里没见有什么果园啊!甚至连几棵果树都没见到过,就只有几棵桑树几棵毛桃树。”

宋书宴也开口询问道,他虽然也是村里人,但少小离家,对村子并不熟悉。

“刘家那果园就在东山头的一个山坡上,村子里以前不是田就是地,谁家用好地种果树啊!都在最上面的山头上。

只是这些年荒废了,山上到处都在杂树路都没有了,自然是没人上去看的。

这样,明早上我去看看,要是还有没死的树苗,就挖几颗回来栽。”

“爹,现在这个季节栽树合适吗?”

宋书宴打小就跟着他爹流浪,后面又投军,说实话对于如何种田种地他并不熟悉,更不懂如何种果树。

他就没吃过几回真正的水果,能吃到他嘴里的大多数都是山上摘的野果,遇上了就摘,熟没熟都不在意,味道自然也没多好,但那会儿只要能饱腹就是好东西。

“清明前都合适栽树,咱们家原本也是有两棵桃树,你娘很爱吃那树上的桃子。

可惜这些年没打理,再加上人一走就没了人气,那两棵树后来就慢慢死了。”

“那好,山上有树苗的话,我们就多种几棵,也种桃子树。反正咱们家院子大,全部种菜也吃不完。”顾青荷笑着说道。

“青荷你喜欢果树,等过些日子集市开了,我再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卖果树苗的。”

“好。对了夫君,家里的盐也快用完了,下次去集市你记得还要买些盐回来。”

顾青荷想到罐子里那为数不多的盐说道,其实原本的盐是够吃的,但顾青荷有些嫌弃买到的那些粗盐。

味道苦涩不说里面还有沙石,炒菜味道不好,于是就自己动手提炼了一番。

这样一来一罐子盐自然也就只剩下大半罐了,但味道确实好了很多,只有咸味一点也不涩了,那雪白雪白的盐粒比县城酒楼里用的精盐都还好。

这提炼粗盐的方子在古代绝对是一门能够暴富的秘方,同时也是要人命的烫手山芋。

但宋家父子二人谁也没提过这个话题,三人都默契的当不知道。

顾青荷也没有对外说过,甚至连顾家人都不知道她会提炼粗盐,她提炼出来的精盐。也只是他们一家人吃,没有对外展示过。

别人来家里看见她家的盐后,也只会当成宋家人有钱,买的都是精盐在吃,并不会怀疑这些盐居然是顾青荷自己提炼的。

顾青荷倒是从不怕宋家父子把她会提炼盐的事情显露出去,不是相信对方的人品,而是他们本来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只要这事被外人知道了,那些权贵会干的事情只有一件,不管是谁,但凡是知道的一律灭口。宋家父子根本就不可能获利。

提炼盐的事情只要不说出去,不往外销售,只自己一家人食用,倒也没什么问题。

“除了盐,还有什么要买的吗?”

“多买两个坛子吧,春天的春笋鲜嫩,我想多泡两坛酸笋,炒菜煲汤都好吃。”

顾青荷想了想说道,镇上的集市是有些远的,走路需要一个半时辰,再加上背着东西,她去过两次后是真心不想去了。

这古代的集市可没有现代的集市好玩,集市上的街道全都是泥泞不堪的土路,还脏兮兮。

买卖东西的商家就数的着那么几家,其余的都是附近的乡下百姓背着自己的农产品来集市贩卖,一眼看去基本上都是家里有的。

如果不是必要,顾青荷是没什么心思去集市逛的,家里既没牛车又没驴车,逛起来太累,也没有什么商品可买的。

“针线布料需要买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