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翌日便是端午,宋书宴一大早上就去田埂边上砍了许多粽叶跟艾草回来。

顾青荷也泡好了红豆、绿豆、红枣、黏黄米以及糯米,然后包了三个口味的粽子。

碱水粽,红豆绿豆蜜枣粽,以及猪肉粽子,每种粽子包了八个,总共二十四个粽子。

包好粽子煮好后,顾青荷又拿了八个粽子回娘家,打算给弟弟妹妹尝一尝。

她爹娘身上没什么钱财,也舍不得买糯米包粽子,今日过节估计也就是炒点她昨天拿回去的猪肉,凑合着过就行了。

端午算是除了新年外比较大的一个节日了,不吃点应景的粽子怎么能行?现在也不是以前没条件,如今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只要你努力干活不偷懒,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大梁朝人口少疆域广也是有好处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

顾青荷包的粽子都比较大,二十几个粽子他们一家也就三个人根本吃不完,粽子还是刚煮的好吃放久了就不好吃了。

再加上家里还有卤肉这些,端午不差吃的,这才拿了一些回娘家给大家尝鲜。

她虽然照顾娘家,但也是有分寸的,吃的可以给一点,但钱财却捏的紧一个铜板都没有,成亲时的那五贯彩礼钱就已经是全部了。

至于后面弟妹成婚她给不给钱,就要看她的这些弟妹值不值得她付出了!

“哇,是粽子,大姐你最好了!”

“我喜欢吃甜粽子,大姐这是甜粽吗?”

“小妹,甜粽才不好吃呢,娘唧唧的,还是肉粽子好吃,肉粽子更香!”

“对,二姐肉粽子才好吃!”

看到顾青荷提着一篮子粽子过来,姐弟几个欢快的跑了出来,眼中满是欣喜。

“甜的咸的都有,你们自己选吧!红色的线包的是肉粽,白线是甜粽子,花线是碱水粽,我记得爹最爱吃这个了。”

“你爹是爱吃,可惜以前咱们一家人都只有喝粽子水的份。呵,粽子那等好东西都是人家那些上等人才配吃的东西!”

徐氏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闷声修锄头的丈夫顾二奎阴阳怪气的说道。

顾青荷知道她娘又是在翻她奶的旧账了,无奈极了,但也不打算多劝,毕竟被她娘磋磨了半辈子,还能不让她说几句嘴吗?

而且,她奶她爷偏心她大伯跟三叔,虐待奴役他们二房,本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双方现在已经分开了,中间隔了八九百里的路程,想来是很难见面了。

对方已经不能在欺负他们二房了,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多攒点银钱,把自家的日子过好,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徐氏估计也觉得自己说这些没意思了,说了两句话也就没说了,反而是关心起了顾青荷。

“大丫头,你家午饭做了没?没做的话就到咱家来吃,我给你炸丸子吃,你弟弟还下河捞了不少小青虾,我正准备炒呢!”

“不了,家里正煮着呢!”

顾青荷摇摇头说道:“估计都已经熟了,我昨天还卤有猪头肉中午有肉吃,这会儿过来就是给你们送点粽子过来,马上就回去了。”

“成,那你赶紧回去过节去,再带点我炸好的肉丸子跟你弟捞的小青虾回去吃,我记得你以前爱吃这一口来着。”

“姐,我去给你拿!”小妹顾青莲一听这话,立马去厨房拿了大碗,夹了满满一碗的肉丸子,以及小半桶的虾。

“嗯,好!”

顾青荷这次就没有拒绝了,拿着徐氏给的小青虾跟肉丸子便往家里走,到家时便看见家里烟雾缭绕的,还有一股艾草味。

“夫君,你跟爹在烧艾啊!”

“家里蚊虫多,爹说里里外外的多烧一烧。等会儿下午我再去多砍点艾草回来,平日里也要多烧一烧,驱一驱蚊虫。”

“嗯,好。家里的蚊帐我前些日子也已经缝制好了,待会儿吃完饭就挂上。”

端午一过,天气也变得十分的炎热,这些日子,顾青荷除了早晚出门去菜园子里打理她的菜园子外,其余时间都躲在家里做衣服。

宋书宴去集市买了夏布,顾青荷便在家里给家人做衣服,之前虽然也做了一身,但还不够换洗,还要多做一身才行。

话说回来,她会做衣服也是因为原主,原主跟着母亲学了一手刺绣的好手艺。

不过因为她穿过了,这手艺也就丢的七七八八了,只剩下一些肌肉记忆,她也就能做做衣服缝衣服线条,刺绣是不可能了。

虽然有些可惜她不会刺绣这门手艺,但也没什么,她不靠刺绣也能找到一碗饭吃。

五月中旬的时候,顾青荷由于吐的厉害,宋书宴带着她去镇上新开的医馆把脉,不出意外顾青荷怀上,已经有两个月了。

得知顾青荷怀孕后,宋家父子两个都高兴坏了,他们老宋家如今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这一胎不管是男还是女,都是他们老宋家的后人,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家人。

“青荷,你慢点走,来这边坐坐。”

“那边坡陡,我背你。”

从镇上回去的路上,宋书宴几乎是把顾青荷背回去的,没舍得让她多走两步路。

那边顾家老两口知道这消息的后,也不由得喜笑颜开,原本徐氏还想拿点鸡蛋过来,可惜家里没有养鸡,他们自己都没鸡蛋吃。

不,应该说除了朝廷发的救济口粮,以及自己买的一点玉米,顾家是真的什么东西都没有,进入到老顾家的草棚子里。

一眼就能看完,空空荡荡的,除了一些菜干跟粮食,真的什么也没有,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口铁锅以及几件农具。

不过顾青荷也不缺她这一口鸡蛋吃,他们村虽然养鸡的人家少,正下蛋的母鸡更是找不着,但他们村没有并不代表其他村子就没有啊!

宋书宴带顾青荷看诊回来了后,便把附近十来个村子都跑遍了,总算是买了两只正下蛋的母鸡回来,以及三十个鸡蛋。

这样一来,顾青荷每天基本上都能吃一个鸡蛋给孩子补充营养了。

山上的野猪群,宋家父子在端午过后就去山上探查过了,并且也找到了野猪的巢穴。

那群野猪大概有十一头,最大的公猪估计能有两百来斤,其余六头成年猪大概在一百五十斤一百六十斤左右。

剩下的都是几十斤的小野猪,并没有五六百斤的野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