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春夏交接,蓝田县下属的某个村子一群老人坐在村里的大柏树下乘凉着。
一位老人开口道:“今年有可能出现大旱啊……”
“是啊!沟渠里的水都见底儿了,也不知道李县男那边有没有什么章程,咱们也好有个准备啊……”
“我家小子去长安卖皮货时听城里人说,今年整个关中都开始缺水了。咱们这还好,水是从秦岭下来的,但水量照比去年也少了很多。看来得挑水浇田了……!”
“哎……愁死个人啊……”
……此时被称作李县男的李敢当,正坐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穿着白色坎肩儿,坐在摇椅上一边拿扇子扇着风一边美滋滋儿的看着儿子指挥着几个铁匠和木匠在做东西。
要说开国县男李敢当最得意的事情有三个。第一个就是跟对人了,这些年一直跟在皇帝李二凤身边冲锋陷阵,虽然替皇帝爷挡刀子少了半个手掌,但混了个开国县男,对于大字儿不识一个的兵痞子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这第二个呢,就是以前打仗的是掳掠了一批小娘子,兄弟们都选屁股大好生养的。自己则选了一个面目清秀,身材高挑,识文断字的做媳妇儿。虽然媳妇儿身子弱,但知书达理,懂得持家,尤其是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
这第三点么,就是这儿子了。自己这儿子除了继承自己人高马大的特点,再就是眉宇间有着和自己相似的轮廓之外,剩下的都继承了娃他娘优点,身材挺拔,眉目清秀,识文断字,还脑瓜子特别聪明,总是捣鼓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但这都是小事儿,随便他了。谁让自家娃学习好呢!
再过几年通过自己的关系,然后再找老上级哭诉一下,给娃儿蒙荫个一官半职的,不枉费自己折了半个手掌。嘿嘿!
至于这个儿子,也就是本书的主角,十岁娃娃李沐凡了。
穿着干干净净的李沐凡,小大人似的背着手指挥着两个木匠组装着水车。
“对对对,把这个铁箍给我砸结实点儿,到时候铁杆插进去要是转几圈,就把水轮给我转飞了,我就让小牛子,铁蛋儿他们罚站……”
“哈哈哈……,小先生放心吧,保证做的紧实着!”一个老木匠笑呵呵的说道。
一旁的铁匠笑着说:“是啊,是啊!就得让他们罚站,要不然小先生你教他们那些东西,都让他们就着饭吃了……”
李沐凡一边和木匠铁匠们说说笑笑一边感叹着自己终于有些融入大唐这个时代了。
回想上辈子自己过的也是有滋有味的。上一世孤儿的自己被村里的乡亲们送到了军营,这一干就在西北边防待了十几年。
由于年龄到了,所以当自己决定选择退伍而不是转业后,就后悔了。在部队里待了小半辈子,出来后有些懵圈,不知自己会什么?能干点什么,早知道选择转业了!
既然退伍不知干什么,就和曾经的兄弟们联系一下,去了几个地方干了几个行业,最后觉得不合适,没赚到什么大钱。最后兜兜转转的回到村里,建了一栋小别墅,然后种地搞起了养殖。
接下来趁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就感兴趣的做起了直播。得知做驴友直播赚钱就做起了驴友,对就是驴友。对于国内的山川河流李沐凡是相当的熟悉,所以一时间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主播。
当然作为非常牛的驴友,经常有艳遇的……嗯嗯,是偶遇!所以一边赚钱一边美女相伴的游山玩水,让李沐凡有些不亦乐乎了起来。
最后在终南山玩累了,本想着也隐居一下,没想到隐居没几天就被雷劈了!等自己睁开眼睛变成了九岁的娃娃。
又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自己成了唐朝人,自己的爹,也就是坐在阴凉地方的那个壮汉,是跟着李二凤打江山的一员,并且还是玄甲军二线战斗人员。至于为什么说是二线原因么,就是替现任大唐皇帝陛下李二挡刀子少了半个手掌。由于不能长时间握马槊,所以只能退居二线给老部队打打杂管理一下后勤马匹什么的了。
至于自己的娘亲么,知书达理,还温柔。有了一个关爱自己的娘亲,这让李沐凡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既来之则安之,正要准备适应新身份的时候,看到老爹身披全黑色的战甲骑着高头大马和一些叔伯们离开后,才知道突厥十几万兵马兵分两路进攻长安城,陈兵在长安城外的渭水北岸。
当时长安兵力空虚,老爹作为大唐最牛兵种中的一员,即使少了半个手掌,也无所畏惧的向着皇宫集结,准备跟着李二陛下冲锋陷阵。
可能是上一世多年军旅生涯的影响吧,听到消息的李沐凡顿时觉得热血沸腾起来。想要上城墙去看一看,但被母亲拦住了。冷静下来的李沐凡明白现在不是添乱的时候,就和玄甲军的一些家眷们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
由于自己继承了老爹李敢当的优秀基因和日常老爹帮着打熬力气,所以九岁的李沐凡就领着一群孩子们不停的给城墙上搬运箭支。
当看到李二陛下亲自率领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等六骑率先赶赴渭水河畔,和颉利可汗隔河对话时,李沐凡无限崇拜起了李二凤。爷们儿真的爷们儿!面对千军万马面不改色的去谈事情,不服不行啊!
但又探头往城墙下看了一眼,就放心了下来,老爹李敢当所在的玄甲军已经在城门洞里面蓄势待发着了,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肯定会第一时间冲出去把李二给保护好……
“小先生,水车组装好了……”
听到有人叫自己,李沐凡从回忆中清醒过来。看着眼前两米或者说七尺多高(唐尺 30.3厘米)高的水车以及用竹筒做成的取水装置就用手拨弄了一下,看着咯吱咯吱转着的水车,就点头说道:“几位师傅把它运到河边试试……”
好嘞……!
李敢当看着师傅们七手八脚的把水车抬到牛车上,就晃晃悠悠的走过来问:“凡子,你这玩意儿能把水从河里引到田里?”
“爹,放心吧!儿子我什么时候做过没章法的事情?”李沐凡把外衣脱了,换上麻布坎肩儿,说道:“爹,走咱们去试一下,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去玩会水呢!对了别告诉我娘,穿这么厚的衣服可热死我了……”
“哈哈……哈哈!”李敢当哈哈大笑着跟着往外走,心想不仅自己受不了,儿子看来也受不了媳妇儿的规矩。
牛车嘎吱嘎吱的从村里向着灞河边走去,一些村里的孩子们看到牛车上的新鲜玩意儿,就跑到李沐凡身边,孩子们先行了一礼,然后问道:“先生,牛车上的是什么东西?”
“这是水车,作用是把河里的水引到田里,这样就不怕大旱了!”
李沐凡一边和同龄的小朋友们聊着,嗯,是同龄,只不过比同龄人高了一头多。
还有大家都叫李沐凡为小先生的原因是李沐凡听不惯“小李县男”,既然自己教孩子们认字,那就直接叫先生吧!所以不管男女老少都叫李沐凡为先生或者小先生,总比小县男好听多了。(长子继承爵位,这个好吧?即使混不出名堂来,有个开国县男的爵位和五百亩食邑也够混吃等死的了!)
在树荫下乘凉的一些老人们看到牛车上的东西,觉得有些好奇,就跟老爹李敢当身后打听着车上水车的作用。
众人来到灞河边,李沐凡让木匠铁匠在灞河边一处水流急一些地方把木桩子定结实后,然后把水车稳稳当当的卡在了上面。接下来就是把用竹子做成接水槽连接好之后,就剩下最后的实验了。
众人这一刻全都看向了李沐凡,李沐凡笑着说:“爹,麻烦您去把绑着水轮的麻绳解开呗……”
李敢当知道儿子要把这好彩头给自己,自己儿子给的,自己接受是天经地义的。
李敢当嫌麻烦,就从木匠手里拿过斧头,咔咔的剁了两下。
当麻绳断开的一瞬间,水车轮嘎吱嘎吱的转了起来,第一个竹筒中的水流到了接水槽,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直至水流哗啦啦通过竹子做成的水槽流到了路另一边的田埂时,众人直接发出了欢呼声。
“太棒了……”
“有这个水,水车!就不怕大旱了……”
老人家们一个个喜出望外的叫着好。
孩子们一个个的也开心的用小手去拨弄冰凉凉的水,还互相泼了起来,各种咯咯咯的笑声不绝于耳。
几位匠人也咧着嘴,因为又学到了一门手艺。因为小先生教了他们很多的手艺,让他们平时没少赚钱。
李敢当拍了拍李沐凡,笑着说:“不错,读书认字,确实有大用处……”
与此同时,在甘露殿办公的李二同志,看着京畿道送来的奏折有些头痛起来。在翻了一下钦天监送上来关于天气的预测,顿时急火攻心,不停的喘着粗气。去年冰冻霜涝,今年又有可能干旱……难道真是天不待我?
一旁的贴身内侍(太监)张啊难,看到圣人这般心事重重的样子,就开口道:“圣人,龙体要紧!去御花园凉快一下吧……”
“叫上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吧,这大热天的他们办公也遭罪,对了,把程知节他们也叫上……”李二同志说完就背着手离开了。
御花园的凉亭里,李二同志喝了一口冰镇葡萄酿,心火顿时下去了一大半。
看着自己的左膀右臂们,说道:“这天太热了,大家也喝点儿凉快一下,咱们下午就在这办公吧……”
听到李二发话了,今天当值程咬金直接拿起杯子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杯,然后一边嚼着冰块一边说,说道:“陛下,您这的葡萄酿比我家的好喝,肯定是冰块放的多,陛下给点冰块呗……”
兵部尚书杜如晦笑骂道:“你个程知节,懂点礼数!”
“俺老程就这么实诚,俺家没冰块了……”程咬金混不吝的回道。
“哈哈哈……”
凉亭的众人都笑了起来,没办法,谁让程咬金就这么混呢!
众人说说笑笑了一会儿,就聊到了今年可能大旱的事情,一时间众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了,连给众人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聊着聊着,程咬金和李靖就开始冒汗了。然后不停的一下一下的擦着汗。
李二同志说:“你们武人身体好,怎么比克明和玄龄出好还多?”
“回陛下,我穿的多了一些……”李靖回道。
“是多穿一件衣服!”程咬金把领口散了散,说道:“陛下,我们里面穿着坎肩儿,平时办公的时候就穿着坎肩儿,这又套了一层,所以有些热。”
“坎肩儿?你们脱下外衣。我瞧瞧?”李二同志来了兴趣说道。
李靖和程咬金都是武人,所以也没那么多忌讳,老大都发话了,于是二人直接把外衣脱了下来。
麻布坎肩儿一亮相,李二同志和文管们的眼睛都直了。宽松无袖,中间一排盘扣,怎么看怎么凉快。
“这么好的东西,你们藏的真严实啊!”李二同志说道,“还有没有了?”
“李靖起身说道:“臣,那里还有一件备用的,就放在办公的地方了……”
“那可否借来一用?”李二同志问道。
“当然可以……”李靖说道,“臣这就去拿……”
李二同志摆了摆手:“来人去取这个坎肩儿……”
在小太监去取衣物的时候,李二同志开口问道:“药师,知节你们这坎肩儿好像不是一个人做的吧?”
“内人给做的……”二人异口同声的回道。
程咬金接着说道:“有一天我当值,我去玄甲军那边巡视一番。到那之后看到军营里面的兄弟们都穿着坎肩儿,就问了一下。是李敢当的儿子心疼他太热了,就给李敢当做了这坎肩儿和大裤衩……,这李敢当……”
“我知道,替我挡刀子少了半个手掌的那个汉子。”李二同志说道,“当时尉迟敬德帮我挡另一面的敌人,我这边就空了下来,要不是李敢当,我这脸都得划破了。对了,你说他儿子?”
“李敢当的儿子叫李沐凡,我们都叫他小凡子。这小子今年十岁,透着一股精明劲儿,李敢当之所以能够管理着玄甲军的后勤工作就是因为有凡小子帮忙,这小子算学很厉害!不管是草料还是俸禄都算的明明白白的……”李靖回道。
一旁的程咬金继续补充道:“凡小子跟着他娘学了一些之乎者也,但又不循规蹈矩。每次有了战利品凡小子都让他爹帮着把各种书给先挑走……”
这时小太监把坎肩儿拿了过来,李二同志直接脱了上衣,然后把坎肩儿穿上,舒服的呻吟了一下,说道:“这坎肩儿好啊!大家都记一下,回去让婆娘给做一套……”
皇帝陛下都说好了,哪还有什么不雅的问题,于是其他的文臣武将们都应声记了下来。
“陛下,我能不能再脱下裤子?”程咬金问道。
李二同志抽了抽嘴角:“你准备在朕的御花园里穿兜裆布?”
“不是兜裆布!真不是!”程咬金解释道:“是大裤衩,和坎肩儿一套的,特凉快……”
程咬金说着就解下外裤,当过膝盖的大裤衩露出来时,众人更是眼前一亮。
房玄龄看着凉快舒爽的程咬金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克明看到没有?,程知节对你这个上司都隐瞒的这么深啊……”
“老房,你丫的就使坏吧……”程咬金吐槽道,“你们文人讲究多,我和药师是偷偷摸摸的穿,万一让你们知道了,不得絮絮叨叨的说我们粗鄙啊!万一再参我们一本儿呢……”
程咬金这反将一军,让准备挖坑的房玄龄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的说道:“都是跟着陛下一起冲锋陷阵过的,至于么!”
程咬金:“至于,必须至于啊!你们那张嘴死的能说成活的,活的都得让你们说咽气儿了,我们得防着点儿……”
哈哈哈……哈哈哈……
“程咬金,明天我参你一本……哈哈哈”
程咬金这句话直接让在场的文武官员们都乐开怀了。
对于程咬金和房玄龄的互怼,李二同志当然乐见其成。虽然里面有一定的水分,但心腹懂得规矩那就安心的当调节人,于是说道:“这凡小子怪有意思的,明儿个去看看。对了,张啊难让下面给做一些坎肩儿和大裤衩给爱卿们发下去……”
“谢陛下……”文武官员起身说道。
…………
水车样板成功了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李家村,于是乎……男女老少齐齐的站在岸边各种欣喜的指指点点。
老娘李赵氏一边拿手绢儿给李沐凡擦着脸上的水一边说:“忘记娘怎么教你的了?要注意言谈举止,你这还下水游泳了!”
“娘,我还是个十岁的孩子……”李沐凡挠着头笑呵呵的说道。
“嘻嘻嘻……”
“咯咯咯……”
两个清脆的笑声从李赵氏身后传了出来。
李赵氏回头瞪了一眼两个小侍女,然后就想着再训斥一下这个让人生气的孩子。自己教了他那么多的礼节,就没有一样遵守的。
这时老爹李敢当和乡老们吹完牛,就领着众人走过来,说道:“凡子,大家想要造这个水车,你说一下吧!”
“好嘞!”李沐凡看着面带期盼神色的众人,笑着说:“诸位都是我家的食邑,说实话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哈哈哈……”
“呵呵呵……”
李沐凡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地里的粮食多了,你们吃的饱我家也会有收益。但我阿耶是开国县男,是替皇帝陛下给大家带来保护,带着大家致富的。所以……这个水技术车咱们村子都可以随便用,也可以传给诸位的亲戚朋友什么的。这样可好?”
“谢谢东家了……”
“谢谢小先生……”
村民们在几位乡老的带头下行了一礼。
老爹老娘站在那里安心的接受着乡亲们的大礼,但李沐凡不乐意,也不能接受这礼节。所以侧身回了一礼。
回礼完毕,李沐凡继续说道:“这个水车带动的水量太小了,根本解决不了太多的问题。
那么现在开始大家有力的出力,去山上砍树砍竹子。没力的就帮忙打打下手,争取今天再做出来一个更大一些的,早一天用上水车就能多一些粮食,大家快去吧……”
村民都散了,李沐凡就领着两个小侍女婵儿和婉儿溜溜达达的先走了。李沐凡拔了一些狗尾巴草编了两个草环又在草环上插了一些小花,给两个漂亮的小侍女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
婵儿是李沐凡跟着娘亲在晋阳来长安时捡到的一个混血女孩,至于怎么个混法,真就看不出来,有点类似于白人和中东的混血。应该是突厥那边丢弃的吧!反正怎么问都不知道来历,光知道是一个人从北方草原一路走来的。不得不佩服这小丫头真是幸运儿,没被狼叼走了。
至于婉儿呢,则是去年老爹所在的队伍监视突厥撤离时在一个村子的地窖里发现的,当时小丫头都饿的不成样子了。老爹发善心就把婉儿带回了家。
看着无忧无虑蹦蹦跳跳的两个小侍女,李沐凡不禁感叹着:“乱世人命如草芥啊!自己来一趟似乎可以改变一些什么,这个可以有……”
……傍晚,李沐凡一家人正围在桌子上吃着浆水面。
李敢当擦了擦嘴,说道:“这胡瓜咸菜和芥菜疙瘩真下饭,就是有些浪费盐了。腌那一坛子用了不少盐吧?”
“腌咸菜是用了不少呢!”李赵氏说道,“但这花不了几个钱,凡子用盐土块熬制出来的……”
“嗯?”李敢当瞪大了眼睛看着娘俩,有些不信的说道,“这盐巴真是用那些吃了会死人的盐土熬制出来的?”
“库房里还有一堆盐土呢!”李赵氏回道,“赶紧吃饭,食不言寝不语。”
“你妇人家懂什么?你不知道这盐的重要性?这要是送给陛下……”
“爹,停……停……停……”李沐凡无语的说道,“爹,你不怕引来杀身之祸啊!垄断盐巴的人是谁,你不清楚?咱们还是低调点儿……”
……晚饭后,李沐凡躺在院子的摇椅上,晃呀晃的看着清澈的星空,真美啊!
坐在一旁小凳子上的婉儿说道:“少爷,给我们讲个故事呗?”
“是啊,少爷,都半个月没有给我们讲故事了。”婵儿托着下巴,说道:“也不知少爷你住这村子有什么好的,和老爷夫人住在长安城多好……”
“住在城里的就没几个好人!”李沐凡说道,“那今晚上给了你讲一个晋朝的故事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梁山伯与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