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全闭了闭眼,随后沉声道:“你先别说话,先听你三弟说。”
周荣盛按住了想要站起来的二哥,随后认真说道:“爹,娘,我觉得这钱要花,小丫还小,就算花了,也能赚回来。”更多的,他也不说,相信爹娘心里也有数。
“嗯,那老二,你呢?”周福全转头看向一旁愤愤不平的二儿子。
周荣昌见大哥二哥都觉得该花,他也跟着点了点头,“爹,我也觉得该花……”
“周荣昌,你不会说话就别说话,爹,我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您看啊,小丫刚入府肯定是三等丫鬟,顶了天一个月也就三百五十文,这二十五两她要赚多少年才能赚回来?”
何香兰刚说完就暼见一旁的丈夫又在掰手指,她一把打掉他的手,“算什么算,又不是问你。”
“那你的意思是觉得不该花这个钱了?”周福全沉声问道。
何香兰知道公公脾气好,不会轻易发火,于是大着胆子说道:“爹,还有句话我没说,你看看,起码需要六年小丫才能赚回本,这还是不吃不喝地算,等那个时候她是不是又马上要找夫家了?我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呵呵,你还怪有文化的,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呢!”陈山茶嗤笑道,这个二儿媳,人不坏,就是心眼子小,老眼馋他们的钱。
何香兰嘿嘿笑了两声,还真以为婆婆夸她呢,于是得意地说道:“娘哎,我也是听我妹妹说过几句,不算什么。”
陈山茶无奈,“行了,就是问下你们,没意见最好,有意见也给我憋着,反正也不是用你们的钱。”
“哎哎,娘,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你……”何香兰倒是想说什么,但是对上婆婆瞪大的双眼,她又不敢了。
陈山茶瞪完二儿媳后又拉过周小丫,认真地吩咐道:“小丫,娘给你找了个差事,不出意外过几天就该到府里当差了,你啊,勤快着点,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听的话也不要听,知道吗?”
周小丫看了看几个哥嫂,然后认真地回道:“娘,小丫知道呢!”她知道家里花了大价钱给她送进府里,她得赚回来。
周福全皱紧了眉头,“都要进府里伺候主子了,可不能再叫小丫了,山茶,给取个好听的名字。”
陈山茶白了他一眼,“取什么名,留着给主子取吧!”
嘿,她来到年轻的候夫人身边的时候也是二丫,二丫地叫着,还是当时没出嫁的侯夫人给取的名字呢,要不然这么多年了,候夫人还能记得她?还不是多亏了取名的福气。
周福全听罢点了点头,“也是,也是。”
何香兰见公公婆婆就这么把事情定下来了,她气不过又使劲扭了身旁的丈夫一把,惹得周荣昌惊叫出声,“啊,疼,你扭我干嘛?”
“哼,”何香兰黑着脸抱着孩子直接跑回了房间,她命苦啊,嫁了这么个傻子。
陈山茶看了眼二儿媳的背影,随后冲着二儿子说道:“还不快回屋,我这里有糖吃啊?”
周荣昌嘿嘿一笑,“娘,你这里有没有糖吃我不知道,但香兰那里可有拳头吃,所以我不回去。”
“你个臭小子,”陈山茶摇了摇头,有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二儿子是真傻还是装傻。
等大家伙儿都散开后,林盼秋趁着没人,又悄悄给大嫂送了一块妃色的布料,姐妹两个推了半天才算罢了。
周荣盛见妻子进屋,连忙把剩下的银子都交给了她,“秋儿,这是上午买布剩下的银子,你收好了。”
林盼秋数了数,随后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木盒,把银子放了进去,现在他们这个小家光银子就有十七两多了,还有些零碎的铜板,留着平时用。
“阿盛,你说是不是府上的少爷小姐们都是这么大方的?怪不得娘想着把小丫往府里送呢。”
林盼秋想着上午府上三少爷一挥手给的十两银子,她这心啊,别提多甜了,要知道,这差不多是丈夫一年的收入了。
周荣盛哪能看不出妻子的想法,他不由地摇了摇头,“那也是看人,像三少爷这样的是少数,一般主子也就赏几个铜板,哪有一出手就是银子的。”
林盼秋点了点头,“也是,银子可比铜板值钱,今天要不是你说,我都要被布庄的掌柜诓骗去了。”
当时买布花了三千七百七十文,因为身上没带这么多钱,正好把三少爷赏的钱给打散了,布庄掌柜的以为他们不懂,就想着一两银子算他们一千一百个铜板,还是丈夫聪明,直接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盘,最后一两银子就按照一千两百文算,他们付了三两银子外加一百七十文。
周荣盛摆了摆手笑道:“这有什么,你要知道,银子是一定比铜板值钱的,就现在的行情都算低的了,最高的时候一两银子能换一千六百个铜板。”
“哇,差别这么大的吗?哎,我们家以前都是花铜板,可没见过银子。”林盼秋抿着嘴笑了笑,也不怕丈夫笑话,反正他们家就是这条件。
周荣盛摸了摸妻子的脑袋,笑着说道:“所以啊,以后我们花钱就先花铜板。”
林盼秋点了点头,随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抬头问道:“那你们和爹的月钱是拿的银子还是铜板?”
周荣盛点了点妻子的鼻尖,“小财迷,自然是银子了,侯府这点倒不会克扣。”
“那真好,还能多几百铜板呢!”
“嗯,对了,马上就要月底了,秋儿,等下个月一到,你记得给你交钱,一百文。”周荣盛怕妻子忘了,又提醒了一嘴。
“记着呢,我都串好了,对了,果园里的橘子是不是要熟了,是要我们自己摘还是请人?”林盼秋老早就听婆婆说果园里的橘子很好吃,她也早盼着了。
“会请附近村里的人来帮忙,按重量给钱,然后再挑选过,把好的往府里送。”往年往府里送橘子是周荣盛最乐意领的差事了,因为可以见到丹参,但今年他就不会去了。
林盼秋听见摘橘子还要请人,她眼睛一亮,小声地问道:“阿盛,那请人的话我是不是也可以上?领工钱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