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六和胡名也来了。
两辆三轮车,载得满满的,往山里骑去。
最后那几百米的野路不好骑,几人下来推着走。
简星夏让胡名先跑回去:“拿四瓶汽水,冰在井里。”
胡名特别乐意干这事儿,噔噔噔地跑了。
简星夏一边推车,一边问小胡六:“真不想上学啦?”
小胡六一开始不想说,但简星夏也算是陆安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加上又是小时候带着他一起玩的姐姐,他还是听简星夏的。
“我爸腿断了,没钱做康复,现在还不怎么能下地。家里的活就我妈一个人干,我爸洗澡摔了,她都扶不起来。”
他才十六岁,但在这样的家里,要当半个顶梁柱来用。
“再说了,村里上学不方便,我住宿就回不了家,不住宿,天天坐小巴也好好多钱。”
陆安村去年人均收入才4000元,虽说靠山吃山,饿不着,但只要跟钱相关,没几家手头宽裕的。
简星夏看着脚下的黄泥山路,心里发沉。
买的东西都搬回了家,回程时简星夏帮陆阿婶和芳芳买了票,加上东西占位的十块钱,一共花了二十五。
买汽水花了一百六十八。
存款-193,余额3370元。
……
七月暑气正盛,大中午的回来,几个人都吃不下饭。
芳芳把在集市上买的麻花和小米锅巴拿出来,也算是一顿。
简星夏摘了几个桃子,四个人坐在老屋的屋檐下,啃着桃子,喝着汽水,嚼着嘎嘣脆的锅巴和麻花,仿佛回到了童年。
大花在他们脚边溜达,啄他们掉下来的锅巴碎和麻花末。
没过一会儿,陆阿伯来了。
他给简星夏送米和油:“你婶子说你要买米,五十斤够不够?还有些小米和红薯,玉米也给你掰了十个,你先吃着。”
简星夏连忙开门迎人:“应该够了,我先吃着吧。”
陆阿伯听得发笑:“你就一个人,五十斤大米够你吃两三个月了。”
简星夏当然知道,但她这山里可不止她一个人,再遇到桃丫和徐老汉那样的,她少不得要留人吃饭。
“陆阿伯,那你可猜错了,我胃口大着呢,是我们学校出了名的大胃王。”
“真是啊?”芳芳过来凑热闹,左看右看,都觉得简星夏不像是能吃很多的样子。
陆阿伯倒是信了几分:“说起来,你姥姥也一样,看着瘦瘦小小的一个老太,自己种的粮食不够吃,还时常去村里买粮。”
陆阿伯觉得简星夏的姥姥是个好胃口老太。
但简星夏一听,就知道姥姥这八成是给“临时工”们买的。
发现自己跟姥姥做着同样的事,简星夏心里很高兴。
她问陆阿伯:“五十米,还有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
陆阿伯和小胡六帮她把大米小米和红薯玉米放在堂屋墙边,听见这话,有点不好意思。
“也没几个钱……”
长辈收小辈钱,陆阿伯多少有点尴尬。
简星夏大大方方地道:“陆阿伯,您都说了,我姥姥以前也常在村里买粮,我在山里又不是住一天两天,肯定也要常买,总不能一直不给钱吧?”
陆阿伯也只是推辞一下,农民就靠这几亩地的产出攒钱,一点半点是人情,三五十斤,就是地主也送不起。
“我们去集市上卖是两块五一斤,贩子来山里收是一块七,”陆阿伯想了想,“你也给一块七吧。”
简星夏掏了两百:“贩子上门收可不需要您送货,山里路不好走,这么远您给我送过来,我也按两块五给您。至于其他的东西,我就算您半卖半送了,五十包圆,成吗?”
陆阿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十几斤红薯,和一点小米,十根玉米,是值不了五十块的。
简星夏这是贴补他呢!
陆阿伯攥着钱,手微微颤抖,他说不上来感谢的话,转头叮嘱芳芳:“别给你夏夏姐捣乱,多帮忙干活!”
芳芳捞起领口扇了扇:“我还没干活啊?看我这汗出的!”
几人笑闹几句。
简星夏存款再减两百,余额3170元。
脸上笑嘻嘻,心里暗暗痛。
在学校的时候还好,一日三餐吃食堂,三百六十五天睡宿舍,穷得很克制。
现在毕业了,离开学校简直什么都要钱。
……
陆阿伯回去了,小胡六也走了:“我下午帮人收玉米,就不留了。”
简星夏羞愧:“你早说啊!我给你煮碗面吃。”
干农活的人得吃饱,吃零食是顶不住的,米饭都要吃两三碗的,还得吃带油水的菜,不然干活没力气。
小胡六笑笑,骑着三轮车追上了陆阿伯。
芳芳和胡名不肯走,他俩早就想来山里玩了,前天大人没让,今天时候正好,他们没准备那么早回去。
但简星夏心里惦记着“临时工”们,今天早上起来她看了系统,徐老汉的工作满意度打了九十五分。
刚好达标,今天也有一个奖励名额。
算上每日一个基础名额,简星夏能雇佣两名临时工。
但芳芳和胡名不走,她不敢发布招工启事,怕两边碰上。
简星夏咳嗽一声,暗示芳芳和胡名:“我要干活,你俩下午干什么?”
十岁的胡名还傻乐:“夏夏姐,你不用管我,我自己玩儿就行。”
芳芳从善如流:“夏夏姐,你要干什么活儿?我帮你。”
胡名连忙道:“那我也帮忙!”
简星夏扶额,只能带着他俩开荒。
后院外的空地,野草已经拔过了,但根须还在。
先前没有农具,没法处理,现在锄头铁锹都买回来了,可以把野草的根挖出来,晒一晒,让野草死得更彻底些。
顺便再埋点儿底肥进去,后面这一块她要种菜。
芳芳和胡名哪会干农活啊,虽然是农村,但大家也很少让孩子干农活。
还不如简星夏,她好歹在学校里学了几年农学。两人拿着锄头铁锹玩了一会儿,蹲在地上翻了一下草根,心思就忍不住溜走了。
简星夏一眼没看到,两人就跑了,大花颠颠地跟在后面。
过了没一会儿,竟然用衣服兜回来几个小西瓜。
两人兴奋不已:“夏夏姐!那边的地里有西瓜!好多都被雨水沤烂了,我们挑了几个好的回来。”
看两人衣服上红红的果子印子,还有嘴边黏糊糊的西瓜汁,想来是已经尝过了。
简星夏往他们身后看:“大花呢?”
“它吃西瓜呢!地里的西瓜烂了,我们敲开了好几个,它吃得舍不得走。”
芳芳很喜欢大花,觉得大花又漂亮又神气,他们摘西瓜的时候,大花还帮忙啄虫。
“夏夏姐,老屋这儿可真好,还有野鸡来落窝。”
简星夏笑道:“喜欢大花?正好,大花是母鸡,她要是孵小鸡崽儿了,我给你留两只。”
“我也要我也要!”胡名抱着瓜,不肯落后,“我用大鹅跟你换,我家大鹅快孵出来了,我让我爸给你抓两只!”
芳芳也说好:“大鹅看家厉害,连人都敢扑,等我家狗生小狗了,我也给你送一只。”
“那行,那我就先谢谢你们了。”简星夏笑道,挑了一只小西瓜,双手用力一掰,西瓜就裂开了,露出鲜红的果肉,清新的瓜香味儿四散开来。
尝了一口,果然很甜。
就是有籽。
但有籽正好,山里的地一年多没人打理,这些西瓜想必也是之前地里遗留的瓜籽发芽长出来的。
这西瓜脆甜清爽,品种不错,能留籽续种更好。
简星夏让芳芳和胡名找个编织袋,摘一些带回去:“趁着没下雨,把熟了的都摘了,回去分一分。”
陆安村不缺西瓜,除了在深山里路不好走,陆安村这地界可以说是山好水美,地大物博。
村里人也种了西瓜。
但小孩子是这样的,自己家的瓜多得吃不了,但别人家的瓜就是甜一些。
两人找了个袋子,又去地里摘了一大袋。
半袋留给简星夏,剩下半袋,两人骑上三轮车,往山外去了。
简星夏见他俩走远了,赶紧把前院门锁上,打开系统,发布招工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