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俱罗望着草原上的落日,叹了口气:“我当兵打仗,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又没做错啥,朝廷为啥不信任我?” 他不知道,此时的长安城里,隋炀帝杨广已经登基,而那个曾经被他拒绝的宇文智及,正在杨广面前说他的坏话:“陛下,鱼俱罗有勇有谋,又得军心,还生有重瞳,古话说重瞳者当为帝王,陛下可得小心啊……” 杨广皱着眉,没说话,可眼里的猜忌,已经藏不住了。
第四回 辞官守孝遇明主 重瞳将军得伯乐
仁寿四年(604 年),鱼俱罗正在边关跟突厥人周旋,突然接到了老家来的消息 —— 母亲病逝了。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鱼俱罗打懵了。他跪在地上,朝着家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眼泪止不住地流:“娘,儿子不孝,没能在您身边送终……”
第二天,鱼俱罗就向朝廷递了辞呈,要回家守孝。朝廷很快就批了,可鱼俱罗能看出来,批文上的语气冷冰冰的,没有一点安慰的意思 —— 他知道,杨广对他的猜忌还没消。
收拾行李的时候,亲兵劝他:“将军,现在朝廷对你本来就有想法,你这时候辞官,怕是以后再想回来就难了。”
鱼俱罗摇摇头:“娘养我不容易,我必须回去给她守孝,官不官的,不重要。”
回家的路不好走,到处都是逃难的老百姓 —— 杨广刚登基,就开始修大运河,征了不少民夫,老百姓苦不堪言。鱼俱罗看着路边饿死的人,心里不是滋味:“这大隋,怎么变成这样了?”
走了半个月,快到洛阳的时候,鱼俱罗遇到了一支大军 —— 是杨素,他正要去边关对付突厥。两人在路边的茶馆里坐下来,杨素看着鱼俱罗憔悴的样子,叹了口气:“俱罗,你娘的事,我听说了,节哀顺变。”
“多谢将军关心。” 鱼俱罗红着眼睛说。
“你就打算这样一直在家守孝?” 杨素问。
“我……” 鱼俱罗犹豫了,他心里还是想当兵打仗,可又怕朝廷不信任他。
杨素拍了拍他的肩膀:“俱罗,你是个难得的将才,就这么在家种地,太可惜了。我已经给陛下写了奏折,说边关离不开你,让你跟我一起去,陛下已经同意了。”
鱼俱罗愣住了:“将军,陛下他…… 真的同意了?”
“放心吧,有我在,没人敢为难你。” 杨素笑了笑,“再说,突厥人听说你走了,最近又开始嚣张了,没你不行啊!”
鱼俱罗心里一阵感动 —— 在朝廷里,大多是人走茶凉,只有杨素还愿意帮他,这份知遇之恩,他记在心里。当天,他就跟着杨素的大军,往边关赶去。
到了边关,突厥人果然又开始作乱,还派了主力部队,想一举拿下隋军的大营。那天,两军在草原上对峙,突厥的首领骑着马,在阵前喊:“隋军的人听着,赶紧投降,不然我们踏平你们的大营!”
鱼俱罗听了,提着铁枪,催马上前。他盯着突厥首领,眼睛里的重瞳在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突然大喝一声:“我乃鱼俱罗!谁敢跟我一战!”
这一声喊,声如洪钟,震得草原上的草都晃了晃。突厥人的马像是受了惊,不停地刨蹄子,有的甚至直接瘫倒在地。突厥首领吓得脸都白了 —— 他早就听说过 “塞上虎” 鱼俱罗的威名,今天一见,比传说中还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