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穿上外套,抓起钱包和钥匙,冲出家门。

第一站,最近的批发市场。

她没有开车,时间紧迫,小 Polo 的装载能力也有限。她需要更有效率的运输方式。

“老板,大米,这种真空包装的,一百袋。面粉,五十袋。各种杂粮,豆子、小米、玉米碴,每样给我来五十斤。对,现在就要。”

“盐?一整箱。糖?半箱。食用油?这种大桶的,二十桶。”

“方便面?这个牌子的,给我来五十箱。压缩饼干?有多少?二十箱?我全要了。”

批发市场的老板们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眉开眼笑,看着这个年轻姑娘像疯了一样扫货,付钱爽快,只要求一点:“帮我搬到市场门口,我找车来拉。”

林玲联系了相熟的货运司机,加钱,让他们等在市场门口,一板一板地往车上装。她指挥若定,眼神锐利,扫过货架,计算着重量、体积和保质期。

肉类区,她清空了几个摊位的冷冻猪肉、牛肉和鸡肉,预付定金,约定好取货时间。腊味店,买光了店里所有的腊肠腊肉。罐头专区,各种肉类、鱼类罐头成箱地搬。

蔬菜区,她只大量购买了土豆、洋葱、萝卜、白菜这些耐储存的,又找到卖家,订购了数量惊人的脱水蔬菜干。

然后是日用百货区。卫生纸、卫生巾、牙膏牙刷、洗衣粉、垃圾袋……几乎是按箱计算。

“姑娘,你这是要开超市啊?”一个老板忍不住问。

林玲头也不抬,清点着货物:“单位采购,搞团建。”

她租用批发市场附近的一个短期小仓库,面积不大,但足够临时堆放。所有物资都被运到这里。她预付了一周的租金,告诉管理员暂时不要打扰。

几个小时下来,食物和日用品的清单被快速勾掉大半,资金如流水般花出去,将近十万。

第二站,户外用品及能源商店。

这里的东西更贵。

“最大功率的太阳能充电板,你们店里有几套?我全要了。配套的大容量储能电池,有多少要多少。”

“柴油发电机?两台。对,噪音越小越好。柴油……你们能弄到吗?我有桶,需要加钱?可以。”

“强光手电,头灯,电池,尤其是锂电池,大量。”

“燃油暖炉?要最安全的型号。”

“防风打火机,固体酒精,木炭……”

“加厚帐篷,防潮垫,极品羽绒睡袋……”

“净水器,要那种能处理野外水源的,滤芯给我配二十个。净水片,十瓶。”

“手摇发电收音机,对讲机,望远镜……”

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太阳能设备、发电机和电池就占了大头。林玲看着手机银行里快速缩水的数字,面无表情。

第三站,药店。

她分散到几家不同的连锁药店,每家都购买上限内的药品。感冒消炎、肠胃、止痛、过敏、外伤处理(纱布、绷带、酒精、碘伏、云南白药、缝合针线)、抗生素(尽可能搞到)、以及大量的综合维生素片。

第四站,建材市场。

保温板,加厚型的,买了足以将她整个房子内外包裹几层的量。塑料布,加厚防水,成卷买。密封胶带,买了二十大卷。各种工具,斧头、铁锹、锯子、锤子、撬棍、多功能军刀、螺丝刀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