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娘,”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我做了个有趣的小玩意儿,您看。”

我引她看向水盆里的指南针,并演示给它看。王氏识字不多,但看到那根草带着针在水上自己转向,始终指向一个方向时,脸上也露出了惊异的神情。

“这……这是司南?娘只在年轻时听说过,宫里才有精巧的司南车,你这……用水和草就能做出来?”

“原理差不多,但做法简单很多。”我解释道,“以后若是有人进山或者行路,用这个就不容易迷方向了。”

王氏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惊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逸儿,你自书院回来就闷头弄这些……读书考功名才是正途啊。”

我扶她坐下,诚恳地说:“娘,读书是正途,但养活咱们母子更是正途。我想着,或许可以靠做些这样有用的小物件,换点钱粮。”

眼下最重要的是生存。这个指南针,或许能成为我的第一桶金。

第二天,我带着用竹筒装好的水浮指南针,去了城里最热闹的市集。我找了个空地,摆出家伙,却没有像旁边卖货郎那样吆喝。

我只是安静地演示。将指南针放在水盆里,任由它转动,指向南方。偶尔有路人被吸引,驻足观看。

“小郎君,你这耍的是什么戏法?”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好奇地问。

“这不是戏法,”我平静地回答,“此物名为‘指南针’,无论你如何转动水盆,这根针永远指向南方。进山打猎,出门行商,阴天或是黑夜,有了它,便不会迷失方向。”

“真有这么神?”旁边一个穿着绸缎、像是管家模样的人凑过来,仔细端详。

我请他亲自上手拨动水面。他试了试,看到针每次都会转回原方向,啧啧称奇。

“有点意思。多少钱一个?”

我事先打听过,普通农户一天大概能赚二三十文钱。我沉吟一下,开口道:“五十文。”

那管家倒是爽快,没多还价,直接掏钱买了一个。开张了!我心中一阵激动。

有了第一个买家,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怀疑是骗术,我耐心解释磁石吸铁、指向南北的道理,虽然他们听得云里雾里,但亲眼所见做不得假。不到一个时辰,我带出来的五个指南针全部卖光。

二百五十文钱攥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立刻去米铺买了一斗米,又割了一小块肉,还给母亲买了一包她常吃的草药。

回到家,我把剩下的钱交给王氏。她看着米和肉,又看看我,眼圈有些发红:“我儿……我儿是真的长大了。”

她没再多问书院的事,只是默默收好钱,开始张罗做饭。屋子里第一次飘起了肉香。

那天晚上,我们吃了一顿穿越以来最像样的饭菜。虽然只是简单的糙米饭和一点肉沫青菜,但我吃得格外香甜。

指南针的生意就这样做了起来。我每天在家制作,一次不敢做太多,保持五六个的量,拿到市集很快就能卖完。为了增加吸引力,我还用薄木片做了个小底盘,刻上粗略的方位刻度,让指南针看起来更精致些。

生活有了着落,我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我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和了解这个世界。这里似乎是中国古代的某个平行朝代“大晟”,文化风俗类似唐宋,但科技水平似乎略有些滞后。至少,这种简易的水浮指南针并未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