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1102的住户。”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客气。
“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就是想问一下,您家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响?我这边听得还挺清楚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然后,我听到了张桂芬的大嗓门。
“谁啊?谁的电话?”
那个男的好像捂住了话筒,小声说了句:“楼下的。”
然后,电话被张桂芬抢了过去。
“喂?!1102的?有什么事?”
这语气,跟我欠了她八百万一样。
“阿姨,您好。”我说,“就是您家好像一直在响,影响我休息了。”
“响?什么响?”张桂芬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
“我们全家都睡了!哪来的响声?你幻听了吧!”
我说:“不是幻听,就是从我们家天花板传来的,咚咚咚的。”
“那也不是我们家的!”她一口咬定。
“说不定是10楼传上来的呢!再说了,我们自己家,走走路还不行了?你管得也太宽了吧!太平洋的警察啊你?”
“白天在垃圾桶那儿给我上课,晚上又打电话来找茬!你是不是就盯着我们家了?”
啪。
电话挂了。
我举着手机,有点懵。
但神奇的是,电话挂了之后,楼上的敲击声……停了。
行吧。
停了就行。
虽然过程很不愉快,但目的达到了。
我重新戴上耳机,准备一鼓作气把论文肝完。
结果,不到五分钟。
“咚咚咚”的声音又回来了。
而且,变本加厉。
之前只是敲击。
现在,加入了拖拽家具的声音。
那种桌子腿或者椅子腿,在瓷砖上摩擦发出的“刺啦——”声。
让人牙酸。
我明白了。
这是故意的。
这是报复。
白天让她丢了面子,晚上她就要毁了我的睡眠。
我把耳机摘了,扔在桌上。
靠在椅子上,听着楼上的“午夜交响曲”。
心里一点火气都没有。
真的。
学我们这个专业的,第一课就是,情绪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解决问题,要靠数据,靠分析,靠最优解。
我打开手机备忘录,开始记录。
23:47,开始出现规律性敲击声。
00:15,出现拖拽家具声。
00:21,出现疑似小孩子跑跳的声音。
我还打开了录音功能。
对付不讲理的人,最好的办法,不是跟他比谁嗓门大。
而是把他的不讲理,变成白纸黑字的证据。
这一晚,我几乎没睡。
交响曲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才停歇。
我顶着两个黑眼圈,把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写完。
点击发送。
然后,我打开一个购物网站。
搜索了一个关键词。
“楼吵反击神器”。
我没下单。
那玩意儿治标不治本,还容易伤及无辜。
我关掉页面,打开了我的专业课教材。
《物理声学基础》。
我看着天花板,露出了一个微笑。
阿姨,希望您的睡眠质量,比我好。
3
第二天是周六。
我被一阵惊天动地的剁肉声吵醒。
早上七点整。
天花板上传来的。
那频率,那力度,感觉楼上不是在剁肉馅,是在拆承重墙。
我认命地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