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她想起了陆振华留下的名片。周伟业要卖情报,必然需要买家。而陆振华这样的南方客商,人脉广阔,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或者……配合她演一场戏。

她找了个借口,跑到厂外的公用电话亭,拨通了那个广州的号码。电话接通,她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了一个“将计就计”的计划。

电话那头的陆振华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一声低笑:“林小姐,你总是能给我惊喜。没问题,这个忙,我帮了。我知道上海有家新开的‘兴华制衣’,背景复杂,正在到处挖墙角。我会让人放出风声,说他们对你们厂的技术很感兴趣,而且出价很高。”

一条无形的线,悄然撒了出去。

7 将计就计

第七节 将计就计

几天后,周伟业果然上钩了。通过“中间人”,他与“兴华制衣”的“采购经理”搭上了线。对方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阔绰”,让周伟业欣喜若狂。

林晚星通过陆振华的关系,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她不动声色,开始布局。

她利用工作室的便利,接触到了一些非核心的技术资料。然后,她发挥了自己前世作为顶级设计师的功力——伪造了一份极其逼真、但关键数据却做了微小且致命修改的“新型免烫面料配方”和一份掺杂了大量虚假信息的“重要客户名单”。

这份假配方,看似先进,但在关键的温度控制和催化剂比例上动了手脚,按此生产,面料初期看起来没问题,但洗几次后就会严重变形褪色。那份客户名单,则混入了一些早已倒闭或信誉极差的皮包公司。

一天晚上,林晚星“偶然”地将一个文件袋“遗落”在工作室的抽屉里,并未上锁。她知道,一直暗中窥伺的周伟业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果然,第二天一早,她发现文件袋有被翻动过的痕迹。鱼,咬钩了。

周伟业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很快便将窃取的“机密”以一千块钱的“高价”卖给了“兴华制衣”的“经理”。一千块,在1991年是一笔巨款!周伟业揣着这笔“横财”,志得意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飞黄腾达的未来,连看林晚星的眼神,都少了几分忌惮,多了几分即将将其踩在脚下的优越感。

他甚至开始用这笔钱给苏晴买时髦的丝巾和香水,重新巩固两人的关系。苏晴虽然对林晚星依旧嫉妒,但在物质面前,又和周伟业腻歪在了一起。

林晚星冷眼旁观着他们的表演,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她等着看他们如何收场。

8 名利双收

8 名利双收 名利双收

风暴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半个月后,就在林晚星的“星辰”副线品牌成功推出了几款改良衬衫和连衣裙,在厂内小卖部试水,获得工友热烈追捧之时,一场针对周伟业的清算悄然降临。

先是“兴华制衣”气急败坏地找上门来——他们按照假配方投入生产的面料全部报废,损失惨重;按照假名单去联系的客户,更是碰了一鼻子灰,闹了不少笑话。“兴华”的老板不是善茬,认定是周伟业故意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