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深渊凝视
决定暗中调查后,我首先需要工具。
作为一个科技公司的项目总监,我对一些电子设备和软件还算熟悉,虽然不算是顶级的黑客,但弄点基础的监控和录音设备,并确保其隐蔽性,并非难事。 我没有选择从网上购买那些现成的、容易被反侦察的间谍设备。那样风险太高,一旦被林薇发现,我无法解释。我利用手头的资源,进行了“技术流”的改造。 我翻出一部淘汰下来的旧智能手机,屏幕碎了,但核心功能完好。我清空所有数据,下载了一个隐蔽的录音软件,设置为移动侦测启动录音,并调整了麦克风的灵敏度。然后,我将它巧妙地伪装在一个闲置的移动电源外壳里,接上一条看起来正常的充电线,放在了客厅电视柜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既能覆盖大部分客厅区域,又有插座可以堂而皇之地“充电”。这个位置,正好也能捕捉到阳台的大部分声音——林薇有时喜欢在阳台打电话。
另一个,则更小。是一支我借口公司活动需要,带回来的廉价微型录音笔,只有U盘大小。我把它用强力双面胶粘在了家里固定电话的底座下方,那个位置极其隐蔽,不把电话整个翻过来根本发现不了。
固定电话平时使用频率不高,主要是林薇和她的父母或者一些推销电话联系,但偶尔,陈锋也会打家里座机找林薇。 至于定位,我暂时没有对林薇的手机做手脚,风险太大。
但我有别的办法。我们家的车是我婚前买的,车载GPS的账号密码只有我知道。我可以随时查看车辆历史位置。
另外,我给丫丫买的一个儿童定位手表,有远程监听环境音的功能,这个林薇是知道的,但她在家里通常不会给丫丫戴。
准备工作在一种高度紧张和隐秘的状态下完成。
每一次安装设备,我都像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手心冒汗,耳朵竖起来听着门口的动静。
我对林薇的解释是,最近公司有个重要项目在收尾,压力比较大,可能有时会心不在焉。
她体贴地表示理解,还给我炖了安神汤。 这种表面平静,内里暗流汹涌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两周。
这两周里,我像个分裂的人。白天在公司,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处理工作;下班回家,扮演好丈夫和好父亲,但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触碰,都带着表演的成分,内心充满了煎熬。
晚上,等林薇睡熟,我会偷偷戴上耳机,回听当天录音设备里捕捉到的内容。 大部分是枯燥的日常——林薇和丫丫的互动,她打电话给家政公司预约打扫,和闺蜜闲聊购物、育儿经……偶尔有陈锋的电话,也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问候,或者询问我是否在家,商量下次来的时间。 直到一个周五的下午。
车载APP显示,林薇开车出去了,目的地不是常去的超市或商场。我立刻警觉起来,打开了连接家里座机底下那个微型录音笔的远程监听功能。
一开始是漫长的沉默,只有细微的电流声。就在我快要放弃时,传来了开门声,然后是林薇和陈锋的对话声!
他们果然来了家里!在我上班的时候!
“他今天公司开会,晚点回来。丫丫也在同学家玩,五点半才去接。”这是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我从未听过的……放松和慵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