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魂归襁褓,稚子心筹

康熙五十九年,冬。

雍亲王府东跨院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参汤与乳香混合的气息。锦缎襁褓中,一个未满八月的婴孩忽然睁开了眼睛——那不是寻常婴儿蒙昧的瞳仁,黑亮的眼底深处,藏着一双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眼睛。

陈砚,曾经的历史系研究生,此刻正蜷缩在这具名为“福宜”的婴孩躯体里。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四肢的绵软无力,听到自己微弱的呼吸声,甚至能嗅到襁褓上绣线的蚕丝气味。但比这具身体更让他感到冰冷的,是脑海中翻滚的历史记忆。

他是雍正帝胤禛与敦肃皇贵妃年氏的长子,一个在《清史稿》中只配拥有“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旋殇”短短九个字记载的早夭皇子。而他的母亲年氏,那位雍正朝最受宠爱的贵妃,会在接连失去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后,于雍正三年忧思成疾,撒手人寰,年仅三十余岁。他的长姐(未序齿命名)康熙五十四年出生,两岁夭折;二弟福惠,康熙六十年出生,虽被雍正视作掌上明珠,却仍逃不过八岁夭折的命运;三弟福沛,雍正元年出生即殇,连睁眼看看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

“不能这样。”陈砚在心里默念,喉咙里却只能发出细碎的“咿呀”声。他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早夭皇子福宜,他带着两百年的历史认知,他要活下去,要护住母亲,要让两个弟弟平安长大。

“阿哥醒了?”轻柔的女声在耳边响起,带着小心翼翼的欢喜。陈砚转动脖颈,看向来人。那是一位穿着青缎比甲的侍女,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温顺的笑意,正是负责照料他的乳母之一,姓李。李氏的手指温暖干燥,托着他的腰时动作轻柔,显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李氏将他抱起,熟练地调整姿势,让他靠在自己怀里,轻声哄着:“我的小爷,可算醒了,是不是饿了?张嬷嬷刚把奶温好,这就给你喂。”

福宜没有哭闹,只是用那双不符合年龄的眼睛静静打量着四周。暖阁的陈设精致却不张扬,紫檀木的婴儿床雕刻着简单的回纹,床头挂着绣着缠枝莲纹样的帐幔,帐角坠着小小的银铃,风一吹便发出细碎的声响。墙角立着的博古架上摆着几件素雅的瓷瓶,瓶里插着风干的菊花,没有一丝多余的奢华。这很符合雍亲王胤禛的性子——内敛、谨慎,甚至带着几分刻意的低调。

他知道,此刻的胤禛还不是后来那个冷面铁血的雍正帝,只是康熙众多皇子中并不算最出挑的一位。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八阿哥胤禩广结人缘,十四阿哥胤禵手握兵权,胤禛则始终扮演着“天下第一闲人”的角色,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而年氏一族,正是胤禛夺嫡路上的重要助力——他的外祖父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舅父年羹尧更是手握重兵的川陕总督,是胤禛在西北的重要屏障。

可这份助力,日后也成了年氏母子悲剧的导火索。年羹尧恃宠而骄,最终被雍正赐死,年氏在宫中的处境也随之愈发艰难。福宜甚至能想象到,母亲在得知兄长死讯时的绝望与恐惧,那大概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