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听说了吗?翊坤宫的贵妃娘娘又生了一个小阿哥,皇上可高兴了,赏赐了好多东西。”

“是啊,不过我听说,有些王爷对此很不满,说贵妃娘娘生了这么多儿子,将来肯定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嘘!小声点,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皇上知道了,我们就死定了!”

福宜听了,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些人的议论并非空穴来风。八爷党等势力一直视年氏母子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打击年氏母子的机会。

回到翊坤宫后,福宜将这件事告诉了年氏。年氏听了,脸色变得苍白:“这可怎么办?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福宜安慰道:“额娘,别担心。我们只要小心谨慎,不露出任何破绽,他们就抓不到我们的把柄。同时,我会向阿玛汇报这件事,让阿玛提高警惕。”

年氏点了点头,说道:“好,都听你的。你一定要保护好弟弟们和额娘。” 福宜点了点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不会退缩。他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好母亲和弟弟们,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皇宫中平安生活。

第六章 崭露头角,智斗奸佞

雍正二年,春。

京城的桃花开得正艳,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铺满了皇宫的青石小路。福宜已经四岁(虚岁),褪去了幼儿的软糯,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静。他穿着一身宝蓝色的锦袍,正坐在翊坤宫的书房里,跟着先生读书。案几上摊着一本《论语》,他的小手握着一支狼毫笔,一笔一划地临摹着上面的字迹,虽然笔画还显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福惠三岁,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一本绘本,正看得津津有味。福沛刚满周岁,被乳母抱在怀里,时不时发出几声咿呀学语的声音,为安静的书房增添了几分热闹。

年氏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看着三个儿子,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这段时间,雍正的皇位逐渐稳固,八爷党的势力被进一步打压,宫中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她每天除了照料孩子,就是看看书、绣绣花,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依然暗流涌动。八爷党虽然元气大伤,但并未彻底覆灭,他们仍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寻找机会反扑。

这日,雍正召集文武百官在乾清宫议事,讨论如何整顿吏治、改革弊政。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等人也参加了议事。

议事一开始,气氛就十分紧张。雍正提出要严惩贪官污吏,整顿官场风气,胤禩立刻站了出来,假意附和:“皇上所言极是,吏治腐败确实是大清的顽疾,必须严惩不贷。不过,臣以为,整顿吏治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引起官员恐慌,反而不利于朝政稳定。”

雍正皱了皱眉,他知道胤禩的心思——他是想为自己的党羽争取时间,避免他们被清算。“胤禩,你有话不妨直说,不必拐弯抹角。”雍正的语气带着一丝威严,让在场的官员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胤禩笑了笑,说道:“皇上,臣不敢。臣只是觉得,应该选拔一些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协助皇上整顿吏治。比如,皇上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查处贪官污吏,这个机构的官员必须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才能确保整顿工作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