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为了加快进度,我还从基因库里挑了些 “高效光合作用藻类”,撒进海里 。

这些小家伙跟绿色的小工厂似的,能疯狂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比地球上的绿植给力多了。

第二步,搞定地质问题。

蓝星的地核转得太快,跟个失控的陀螺似的,导致板块运动太剧烈,火山地震跟家常便饭似的。

我钻进地核区域,释放出稳定能量,就像给陀螺加了个刹车片,慢慢减缓地核的转速。

同时,我还轻轻推了推几块大陆板块,让它们慢慢分开、碰撞,最后形成了几大块陆地 。

后来蓝星人类叫它们 “七大洲”,其实当初我就是随便摆了摆,没想到还挺对称。

第三步,调整海洋环境。

那时候的海水盐度太高,跟泡了一缸盐水似的,别说养鱼了,连海带都长不活。

我用能量调节海水的盐度,再降低水温,让海水变得清凉可口 。

当然,是对海洋生物来说可口。

就这么忙了一百个蓝星日,每天跟个清洁工似的扫火山灰、调板块、养藻类,我终于把蓝星改造成了个像样的地方。

火山灰云层散了,太阳光照在蓝星上,把海水染成了蓝色,陆地上冒出了嫩绿的苔藓,海里也有了成群的小鱼小虾。

我站在蓝星上空,看着自己的 “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不错不错,从烧烤摊改成小花园了,接下来,该放些‘小宠物’进来了。”

4 第一次文明:一群 “长寿宝宝” 的混乱生活

打开碳基基因库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开盲盒的小孩 。

里面的基因片段五花八门,有毛茸茸的,有带翅膀的,还有长鳞片的。

我决定先从简单的来,把植物基因撒到陆地上和海里。

没几天,陆地上就长满了蕨类植物和低矮的灌木,像铺了层绿色的地毯;海里的海藻长得比我还高,成群的小鱼在里面钻来钻去,跟玩捉迷藏似的。

接着,我又放了些昆虫、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蓝星一下子热闹起来,到处都是叽叽喳喳、嗡嗡作响的声音。

等生态系统稳定了,我开始搞 “大工程”。

创造智慧物种。

毕竟,只有智慧生物才能产生足够多的灵能,总不能指望那些只会吃草的兔子贡献能量吧。

第一个被我 “捏” 出来的是半兽人。

我把人类的躯干基因和狮子、老虎、狼的脑袋、四肢基因拼在一起,造出了狮人、虎人和狼人。

这些家伙长得人高马大,肌肉结实得能扛着石头跑,特别适合在草原上打猎。

我教会他们用石头做斧头、用木头做房子,还帮他们选了部落首领 。

当然,是通过 “偷偷吹口气,让最强壮的那个打赢架” 的方式,毕竟直接干预太麻烦。

然后是天使。

我用鸟类的翅膀基因加人类的躯体,造出了一群背后长着白翅膀的小家伙。

他们飞得又高又快,能在云层里翻跟头,还能通过扇翅膀改变风向 。

后来蓝星人类说 “天使吹来了风”,其实就是他们在调皮。

我把他们安置在高山顶上,教他们用风力发电(当然,那时候他们叫 “神的力量”),还帮他们盖了座神殿,让他们有事没事就对着太阳祈祷,其实是为了让他们多产生点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