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朽早已是半身入土之人了,既然客官如此执著,那老朽便讲一家中世代流传之故事罢。此故事耸人听闻,大致是先祖一时兴起所杜撰之事罢。”
“老人家此言差矣,先人所传之语,更兼代代相传,焉有不信之理?老人家请讲,晚辈洗耳恭听”
话说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农民苦于繁重赋税盘剥,致流离失所。金人肆意妄为,宋徽宗窝囊求和,更兼四大奸臣贪污受贿,作威作福,天下大乱。
睦州青溪帮源峒处,漆园主方腊不满宋廷统治许久,遂聚众起义,招兵买马。正值此时,一汉子由齐地赶来,声如洪雷,眉宇轩昂,生得一副端庄君子面孔,肤色白净。见面便跪拜道:“我愿献一计,保天下百姓安定”。方腊虽自疑,却仍邀其入帐商讨。是夜,商谈至五更,称赞声不绝于耳。方腊很是欢喜,遂与其结交为兄弟。此人,名唤韩并。自言饱读诗书,更兼孔武有力,一身是胆,很快成为方腊手下左膀右臂。此后,方腊誓师时,天下突降一幅手卷,丝绸缎如白雪,宣纸薄如蝉翼,质地绵滑,上书四字——“替天行道”!笔法苍劲,运笔雄厚。众人大惊,皆跪拜于地,口称“得天符牒”。山呼——“圣公”!没有人记得,平时与方腊形影不离的韩并却没有出现,更没有人记得,几天前,韩并带一人拜见了方腊,那人名唤——“圣手书生”萧让。
2
话分两头,却说梁山泊一处,当年宋廷为缓解朝政,将八百里水域收为公有。逼得宋江等人落草为寇,大肆招兵买马。而此时的宋廷早已岌岌可危,因而无力制辖。宋江众人始得扩张势力,先拉拢了独龙岗李家庄庄主李应上梁山坐了一把交椅,其后恐吓扈家庄,生擒扈三娘,却又好言相劝,以礼而待,令扈成等扈家庄众人放松警惕,并放弃驰援祝家庄。祝家庄独木难支,终被攻破,扈三娘未婚夫祝彪逃至扈家庄。怎知李逵紧随其后杀到,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在场人等赶尽杀绝,更兼放火烧寨。扈成劝阻无果,只得只身逃脱。宋江随后赶到,哭天喊地,下令厚葬扈家人,收敛尸首时,只寻得十数具焦尸以及无头尸首数具。又着实训斥了李逵一番。叫军士好生寻觅扈成并予以安置,又唤来扈三娘,好言劝慰,说至伤心处,二人均泪如雨下。
宋江以为扈三娘不知道的,是李逵作为宋江心腹,初入梁山,鲜有功绩。而宋江不知道的是,在他先前哭天喊地时,扈三娘只是冷眼旁观......
说回方腊一处,自从在起义后,由于“得天符牒”,其声号迅速传遍中原,军中尊称“圣公”,一时之间风头无两。麾下士卒也发展至十余万人,作为左膀右臂的韩并,也自然水涨船高,在军中地位仅次于方腊。更兼其自身文韬武略样样精备,率领义军接连攻克数十座州县,宋军惊悚,主将颜坦遂龟缩不出,韩并急躁不已,不顾众人反对,亲率三百死士趁夜冲入敌阵,宋军无所防备,顿时被冲散作三段。更兼韩并亲自作战,持刀驭马,冲入阵中。义军顿时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眼见得军队即将溃散,忽见敌将颜坦骑一高头大马,身披锁子甲,腰挂宝剑,率轻骑数十人赶至,急叫压住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