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现场发现了一张伪造的“侦探证”,上面赫然印着张伟的照片和名字。
这意味着,有人早就设局要把他卷入这场风波。
为了自证清白,张伟颤颤巍巍地举起手:“其实...我是侦探!”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穿着寒酸、满嘴蟹肉残渣的“侦探”身上。
第四章 第一重反转:被迫破案
警察队长张山拿着那张伪造的侦探证,眯着眼睛打量张伟:“你说你是侦探?那正好,陈峰队长情绪不稳定,不适合主导调查。既然你是专业人士,就协助我们破案吧。”
张伟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他本想扯个谎脱身,没想到弄巧成拙,真的要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等、等一下,我其实...”张伟结结巴巴地想解释,但张山队长已经挥手打断了他。
“情况特殊,外部支援需要时间才能赶到。在这期间,就由你负责初步调查。”张山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毕竟,你的‘侦探证’出现在这里,不是巧合吧?”
张伟背后发凉。他终于意识到,从捡到邀请函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成了某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工作。首先,他需要梳理现场每个人的动机和嫌疑。
第五章 嫌疑人初步分析
陈拥军(长子):55岁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动机明确——与父亲在专利所有权上存在激烈争执。案发时声称在阳台接电话,但监控显示阳台空无一人。张伟注意到他西装袖口有微量火药残留,但他解释说是雪茄烟灰。
陈拥政(次子):52岁的政府领导,离异状态。女儿陈以岚在宴会前被绑架,绑匪要求用陈博仁的科研资料交换。但他拖延报警时间,疑似借机灭口父亲。张伟发现他手机有一条已删除信息:“交易取消,计划照旧”。
李菲菲(继母):60岁的科研人员,陈博仁的第二任妻子。近年来与丈夫关系冷淡,案发前一周曾私下会见研究室竞争对手林康。她的手提包里发现了一瓶不明液体,她声称是心脏病药物。
陈爱民(幼子):33岁的摄影师,陈博仁老来得子,百般宠爱。实际上是同性恋,男友是陈博仁的学生费可。因父亲发现其性取向而恐失继承权。案发时费可消失15分钟,回来后领带歪斜,呼吸急促。
张伟一边记录这些信息,一边感觉头皮发麻。每个人都有动机,每个人都有嫌疑,而他自己则深陷一个早已编织好的陷阱中。
第六章 隐藏的线索
在检查陈博仁倒地的位置时,张伟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细节:尸体旁散落着一些细小的金属碎片,不像子弹碎片,反而更像某种精密仪器的零件。
同时,酒店保安主管悄悄告诉张伟一个关键信息:案发前几分钟,酒店监控系统曾短暂瘫痪,正好是枪声响起的时候。这显然不是巧合。
更令人怀疑的是,陈博仁的助理透露,老先生最近一直在担心有人要窃取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电超导技术”。这项技术据说能 revolutionize 能源产业,价值不可估量。
张伟蹲在尸体旁边,捏着那枚奇怪的金属碎片,突然意识到这起谋杀案远比他想象的复杂。枪声、监控瘫痪、技术窃取...这些碎片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