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前厅空旷而死寂,只有几盏地灯散发着幽微的光芒。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倒映着头顶错综复杂的几何结构天花板。我驱动轮椅,沿着熟悉的路线滑向清洁工具间。我的“领地”。
工具间里堆放着各种清洁剂、水桶、拖把和吸尘器,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尘埃的味道。我换上那套深蓝色的、印着“锐影科技”LOGO的清洁工制服,戴上橡胶手套,将一块微湿的抹布搭在膝盖上,然后推着那辆装有清洁工具的推车,像过去几百个夜晚一样,开始了我的“工作”。
轮椅的轮子在光滑的地面上滚动,发出规律而轻微的声响,在死寂的大楼里清晰可闻。我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幽灵,沿着既定的路线,擦拭着光洁的玻璃隔断、不锈钢的扶手、一尘不染的会议桌……动作缓慢、机械,带着一种长期重复劳动形成的麻木感。
但我的感官,却像最精密的雷达,高度警戒着周围的一切。
深夜的“锐影”并非完全沉睡。偶尔能听到某个加班的程序猿敲击键盘的噼啪声,或是某个会议室里传来的、压低的争论声。我知道,那是陈锐的核心团队,为了明天的“锐影2.0”发布会,在做最后的冲刺和调试。巨大的压力让整个研发层都弥漫着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息。
“……见鬼!这个数据包吞吐量又跌了!峰值连1.0都不如!”
“参数!肯定是新优化算法引入的那个参数组有问题!该死的,陈总明天就要看最终报告了!”
“服务器那边呢?资源池分配有没有问题?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