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顾夜云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常,依旧保持着邻居式的友好。有时他会分享一些洗好的水果,或者询问她对社区绿化的看法,语气自然得无懈可击。但林晚每次接过东西,都感觉像是在接过一条毒蛇。他周身的“洁净”不再让她感到困惑,而是变成了深不可测的伪装,令人不寒而栗。

她必须弄清楚,那黑色恶意到底指向什么。

她开始有意识地、秘密地观察。她记录顾夜云的作息,留意他出入的时间,甚至在他晚上倒垃圾时,会悄悄从猫眼里窥视。这种行为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变态,但恐惧和一种说不清的责任感驱使着她。

观察很快有了发现。那股浓黑色的恶意并非随时出现,但它有规律。每周三晚上,大约八点到九点之间,当顾夜云站在他家朝南的阳台(正好能望见街角)抽烟时,那股恶意就会隐隐浮现。虽然不像会议上那次爆发得猛烈,但像一层不祥的阴霾,持续笼罩着他。

林晚的心沉了下去。她家的窗户也朝南,能看到同样的街景。那个方向……除了几棵老树和路灯,最显眼的,就是那家散发着温暖光晕的“暖光”面包店。

为了确认,她在一个周三晚上,冒险进行了一次“实地侦查”。她假装下楼散步,在面包店斜对面的一棵大树阴影下徘徊。八点半左右,她看到顾夜云的身影出现在他家阳台。她屏住呼吸,集中精神“看”过去。

没错!

那股黑色的恶意,虽然浓度较低,但形态清晰,像数条扭曲的、有指向性的黑色烟柱,坚定不移地……瞄准着面包店!甚至,当陈姐的身影偶尔在橱窗后忙碌时,那黑色会微微波动,变得更加凝实。

目标确认了。顾夜云对“暖光”面包店,或者说对店主陈姐,怀有极深的、隐藏极好的恶意。

为什么?

陈姐是街区里有名的好人。丈夫早逝,她一个人带着女儿经营面包店,起早贪黑,待人真诚,做的面包用料实在,价格公道。林晚从未见过她对谁红过脸,她身上散发出的,始终是那种温暖的、带着面包香气的平和光晕,偶尔夹杂着为生活奔波的浅灰,但绝无伤人之意。

一个如此善良的人,怎么会引来顾夜云这般浓烈的黑色憎恨?这不合逻辑。

林晚陷入了巨大的道德困境。

她知道一个危险的秘密,一个可能关乎陈姐安危的秘密。但她能做什么?

直接去告诉陈姐:“小心我的邻居顾夜云,我觉得他对你心怀不轨,因为我能看到别人身上的恶意?”

结果显而易见。陈姐会以为她疯了,或者精神不正常。最可能的情况是,陈姐会用同情又担忧的眼神看着她,然后委婉地请她离开。消息可能会传开,她会被彻底当成怪人,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而顾夜云,不会有任何损失,他只需继续扮演那个完美的邻居。

保持沉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最容易的选择。关紧门窗,继续过自己封闭的生活。也许顾夜云的恶意只是停留在内心,不会付诸行动。也许一切只是她多虑了。毕竟,那恶意再黑,也只是她眼中看到的“颜色”,不是证据。

可是……万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