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隐蔽、坚固、无人知晓的地下空间……
李伟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他关掉手电,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黑暗中,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车辆涉水声和店内冰柜的低沉运行声,提醒着他外界的存在。
黑暗中,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混合着长期压抑在心底的、对不确定未来的危机感,悄然滋生。
接下来的几天,李伟表面上若无其事地清理店铺,联系保险公司定损,安抚寄存货物的客户,仿佛那场暴雨只带来了普通的麻烦。
但他心里,一个庞大的计划已经开始酝酿。
他借口“修复暴雨损坏的墙体并加固仓储空间”,通过五金店老板老周,联系了一个外地的小施工队。他要求很高:三层专业防水卷材,最厚的聚氨酯保温板覆盖所有墙壁和天花板,地面重新找平并做防水处理,更换一扇3厘米厚、带隐蔽合页和多点锁闭系统的特种钢板门。
“老板,你这投入……有点大啊?就是个放快递的地方。”工头看着李伟提供的材料清单,咋舌不已。
李伟递过去一个厚厚的信封,脸上是生意人精明的苦笑:“没办法,哥们儿。上次漏水损失惨重,我这小本经营经不起第二次。这些东西都是易碎品和食品,对环境要求高。一步到位,省得以后麻烦。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和速度,还有……保密。”
工头捏了捏信封的厚度,立刻拍胸脯保证:“放心!我们干活,绝对靠谱!嘴巴也严!”
施工期间,李伟几乎寸步不离,亲自盯着每一个环节。防水保温层 meticulously 铺设,钢板门沉重而稳固,内部的墙壁和天花板最终覆盖上了白色的防火石膏板,显得整洁而明亮。他预留了通风管道,安装了低噪音的换气扇。电力线路单独从店里引下,做了多重保护。
他甚至让工人在仓库顶部一个极其隐蔽的、朝向南方的位置,巧妙地安装了四块高效率的太阳能板,线路通过预埋的管道直接接入仓库内的配电箱,外部几乎看不出任何异样。
仓库内部,他用标准的金属快递货架进行了分区规划:食品区、饮用水区、工具能源区、生活用品区、医疗药品区。一切都井井有条,像一个微型的战略储备库。
当施工队撤走,厚重的钢板门在身后“哐当”一声锁闭,LED灯带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时,李伟站在仓库中央,环顾四周,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他的诺亚方舟,他的冰封堡垒。
而填满这个堡垒的行动,也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
李伟深知,在可能到来的危机中,物资才是硬道理。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开始了漫长而隐秘的囤积之旅。
“李老板,你这‘消化’能力可以啊!”超市退货区的张主管看着李伟又一次清空了几个货架的临期食品,半开玩笑地说。
李伟熟练地递过一根好烟,帮他点上,自己也吐了个烟圈,才苦着脸说:“张哥,别提了。现在竞争多激烈?不打价格战怎么活?这些临期的、包装有点瑕疵的,我拿回去搞特价促销,吸引客流嘛。薄利多销,总比放着过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