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雨夜凶案,陌生的 “另一个我”

“死者女性,28 岁,颈部有机械性窒息痕迹,左腕内侧有三个平行刀痕,现场没有搏斗痕迹,初步判断为熟人作案。”

苏清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手套,指尖捏着镊子,仔细检查着尸体上的每一处细节。雨夜的废弃仓库里,应急灯的光惨白刺眼,映得她脸上没有一丝血色。作为市公安局最年轻的主检法医,她经手过 37 起凶案,从未像今天这样心悸 —— 死者左腕的刀痕,和她童年日记里画过的 “求救符号”,一模一样。

“苏法医,有发现吗?” 刑警队长陆衍走进来,他穿着黑色冲锋衣,裤脚沾着泥点,眼神锐利如鹰,“死者身份确认了,是附近画廊的画家林薇,社交关系简单,没什么仇家。”

苏清刚要开口,突然觉得太阳穴一阵刺痛,眼前的尸体开始模糊,耳边响起一个陌生的女声,冷静得像冰:“刀痕不是求救符号,是凶手的‘标记’,三个刀痕间距 1.5 厘米,深度递减,说明凶手右手有旧伤,发力时会不自觉偏移。另外,死者指甲缝里的蓝色纤维,是油画颜料里的亚麻籽油成分,凶手可能也是搞艺术的。”

她猛地回神,发现自己竟然握着笔,在尸检报告背面写下了这段分析,字迹凌厉,和她平时工整的楷书截然不同。陆衍凑过来看了一眼,挑眉:“苏法医,你刚才说的这些,技术科还没检测出来,你怎么知道的?”

苏清的手微微发抖,她不知道 —— 刚才那段话,不是她说的。最近半年,这种奇怪的 “断片” 越来越频繁:有时在解剖台边突然忘记下一步操作,醒来时尸检报告已经写完;有时在办公室加班,抬头发现电脑上多了半篇犯罪侧写,逻辑缜密得不像她的风格。

“可能是…… 经验判断。” 她勉强找了个借口,把报告塞进文件夹,“尸体需要运回局里做进一步解剖,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回到法医中心,苏清把自己关在解剖室,看着镜中的自己:脸色苍白,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左边眉骨下有一颗小痣 —— 这是她从小就有的标记。可刚才在仓库里 “说话” 的那个声音,陌生又熟悉,像是藏在她身体里的另一个灵魂。

深夜,苏清躺在宿舍的床上,翻出压在箱底的旧日记。泛黄的纸页上,10 岁的她用蜡笔画了三个平行的刀痕,旁边写着:“坏人用这个标记找妈妈,妈妈躲起来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她的母亲在她 10 岁那年失踪,至今杳无音讯,这是她心里最深的疤。

突然,手机响了,是陆衍的电话:“苏法医,又发现一具尸体,左腕同样有三个刀痕,这次是个男的,雕塑家。”

苏清挂了电话,心脏狂跳。她走到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缓缓开口:“你是谁?为什么在我身体里?”

镜中的人影没有动,却再次响起那个冰冷的女声:“我是‘凛’,是帮你找到真相的人。你母亲的失踪,和这两起凶案,有关联。”

第二章 双重人格初显,刑警的怀疑

第二具尸体被送到法医中心时,苏清的手还在抖。死者男性,32 岁,雕塑家陈默,左腕三个平行刀痕,指甲缝里同样有蓝色纤维 —— 和林薇的案发现场高度相似,连环杀人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